v奔跑的蝸牛v 作品

第74章 拍照

 吃完飯,鄭衛民送王雲芳上了公交車才回宿舍。

 舍友們已經到齊了,最後一個孫東風也到了,他和鄭衛民一樣,也是十八歲的年紀。

 看到同齡人,孫東風總算鬆了口氣,在這群老三屆的大哥面前,他壓力巨大。

 晚上,大家都很是認真地洗了腳才肯睡覺,畢竟剛進宿舍,沒有人不講衛生,要是被人說腳臭那可太丟臉了。

 熄燈之後,大家便開始暢想大學生活了。

 大學生活是什麼樣子,大家都不知道,但大家知道,上了大學之後命運就要改變了。

 鄭衛民上過一次,但那是普通二本,和擴招前的北京大學相比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因此他只是說道:“我決定要努力學習,我要把有限的時間都放在教室裡……”

 其餘的人也基本上是一樣的想法,就這樣,鄭衛民的北大生活開始了。

 因為高考剛剛恢復,他們這一級也要算77級的新生,學制四年,但實際上只有三年半的學習時間。

 面對壓力,鄭衛民不敢再有六十分萬歲的想法,他在徐家村大隊看了那麼多的歷史書,難道是為了僅僅考六十分麼?他前前後後那麼多的積累,難道也就是隻為了六十分麼?他在黃原地區考了文科第二名,難道真的要被困在六十分麼?

 上輩子走過的彎路,這輩子不能再走了!從進入北大的那一刻起,他就決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留在這裡。

 那就認真學習,積累知識,等到畢業的時候申請留校。

 最重要的是,他對歷史產生興趣了。

 每一次上課,他都在認真聽講,特別是數學課,他不敢絲毫鬆懈,生怕撿個筆就錯過知識點,然後又在六十分上下掙扎。

 不單單是他,所有人都是這樣。

 戶口也落得很快,畢竟大家還要吃飯。

 根據政策,北大的本科生每個月可以拿到十七塊到二十三塊不等的補助,但這也要看家庭狀況。

 鄭衛民在填寫的時候非常無奈,他已經很久沒從家裡獲得支援了,所以他的生活水平和貧下中農幾乎相當;但他又不能撒謊,只能照實填寫。

 所以,每個月他只能拿到十七塊。

 不要小看這十七塊錢,要知道很多工人一個月也就三十多塊,還要養家,鄭衛民一個人花十七塊,很是有富餘。

 糧票也不用再擔憂了,他又轉成了城市戶口,糧油關係續上了,有可以吃上國庫糧了。

 但其他的票就沒有了,鄭衛民暫時也不需要。

 晚上回到宿舍,照例還是洗了腳再睡覺,往床上一躺,竟然沒有浮萍的感覺了,心裡暖暖的很是安穩踏實。

 鄭衛民想過這個感覺,大概是在這個年代考上大學就意味著國家可以兜底,要是自己學習用功能取得些許成就,可能國家會包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