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後記2
“雲芳,收拾一下東西,咱們準備去美國。”鄭衛民收到了邀請,要去美國訪問;徐雯在美國,很興奮地等著鄭衛民過去。
她早早和身邊的同學講了,鄭衛民是她師哥,親師哥,她要過去見鄭衛民。
“杜姐,您去不去?”徐雯沒有和鄭衛民提杜若的事,她想看看鄭衛民見到故人的反應——鄭衛民和杜若的事情在北大並沒有傳播得很開,只有高羽孫東風幾個人知道,徐雯並不知道,更何況杜若在美國也結婚了。
杜若有了白頭髮,眼角有了魚尾紋,但氣質非常好;她沒有再回國,但知道了國內發生的巨大變化。
每年過來的留學生看起來都一樣,但她把這些留學生每五年做個對比,便能得出來祖國強大的答案。
當年鄭衛民留在國內,說要和人民一起爬坡,縮短國家的建設時間;現在看來,鄭衛民真的在其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前些年她接觸過幾個陝北來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對鄭衛民的評價非常高,她很願意和這些留學生多聊一會。
“當初我還剛出生,和家裡的蘋果樹一起長大的,那個時候鄭衛民還是原北的副縣長呢。”
“後來呢?”
“後來我長大了,電視和報紙上一直說老區窮,沒想到和外面相比,我們那邊不算窮了。”這些陝北的學生不敢用“富”這個字,實在是沿海省份的經濟太發達;黃原的經濟在陝北不錯,但和這些地區對比還是有差距的。
杜若很安靜地聽,她喜歡聽這些留學生們說家鄉的變化,她也想過鄭衛民會成為級別比較高的幹部,只是沒想過鄭衛民還能訪美。
徐雯一臉興奮,只是鄭衛民過來之後不好給她做貼餅子,她的廚藝著實一般,這次不獻醜好像不行了。
杜若打開一個筆記本,裡面有一片白蠟樹葉;這麼多年了,這片樹葉一直安靜地躺在筆記本里,上面的紋理依舊清晰。
筆記本里還有一張照片,是她和鄭衛民、孫東風以及高羽的合影;徐雯湊過去,滿臉好奇之色。
“來,雯雯,看看這照片的背影有沒有什麼變化?”
徐雯接過來,仔細看了一下,說道:“還是變了的,北大有了不少新建築。”
當初的衛民哥他們那麼年輕,充滿了活力和陽光。
杜若把照片小心收好,說道:“我想也會變的,等你衛民哥過來吧。”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和衛民哥一起吃個飯……”徐雯嘴裡嘀咕著。
“會有的,你可是他親師妹。”
“我是說,咱們自已做飯的那種。”
“也會有機會的,他會有點空閒。”
徐雯算著時間,和大使館的人一起去接機;作為留美學者,杜若也來了,她站在人群裡,看著飛機緩緩降落——她可以在電視和網上見到鄭衛民的照片,但還是想見到真人。
飛機艙門打開,鄭衛民和王雲芳出現在了眾人面前,他們一起向歡迎的人群揮手致意。
下飛機的時候,王雲芳一眼就把杜若從人堆裡挑出來了,儘管過了幾十年,但她很確定她看到了誰——鄭衛民比她晚幾秒。
王雲芳的手輕輕碰了一下鄭衛民,鄭衛民知道她要表達的意思;這是在攝像頭面前,要不王雲芳指定得損他兩句。
鄭衛民和大家握了手,到了杜若的時候,鄭衛民抿嘴笑了一下,杜若也笑了。
下午的活動之後,便是歡迎晚宴;晚飯後有一段相對空閒的時間,鄭衛民可以自由安排。
徐雯不客氣地帶著同學過來,霸佔了鄭衛民的這點時間。
“這是我師妹。”鄭衛民笑呵呵地讓徐雯坐在身旁,問道:“學習怎麼樣?要不要回去和你高羽哥一道做研究?”
受鄭衛民和高羽的影響,徐雯留在美國的意願不是很強烈。
“我怕他不要我。”
高羽的名氣很大,他帶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壓力很大,徐雯縱然驕傲,也不敢太往高羽身旁湊。
王雲芳在和杜若閒聊,她講了國內很多事情,從陝北講到北京,從工作講到生活。
“之前的韓亞文你認識的吧?他的房子在我們家旁邊,之前他老婆經常會來找我告狀,讓衛民罵他……”
“陝北有個杜二樓,他老婆是羅強的堂妹,他經常回我們大院,找羅強訴苦……”
“東風現在是考古的專家,很權威,有的東西他說是真的,別人想說是假的都要仔細掂量掂量……”
“高羽結婚了,娶的是北大的另一個女博士,兩個人整天泡在實驗室……”
聊到後面,王雲芳問了杜若一句:“你沒考慮過回國麼?”
杜若輕輕搖了搖頭:“其實吧,我已經回不去了。”
她把隨身帶著的筆記本拿出來,遞給了王雲芳:“這個給你和衛民吧。”
這個筆記本有著塑料封皮,封皮的顏色不再鮮亮,能看得出是八十年代的產物;王雲芳一度懷疑裡面是杜若記錄的一些點點滴滴。
她打開筆記本,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沒有任何字跡,只是裡面夾了一片白蠟樹葉。
全書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