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左相進言,我武惟揚
“哈哈哈哈!”
風和日麗,皇帝出遊,大量禁軍已經佈防於四周,董宋臣率領內侍高手貼身護衛。
眾人行走在名山秀水之間,觀賞沿途碑文,遙望寺廟宮觀,使皇帝心情大暢。
尤其是左相範鍾,今日可謂妙語連珠,處處迎合皇帝心情。
皇帝近兩年來,因奢欲懶政之事,常受勸諫,對範鍾等人多生埋怨,卻又記得範鍾等人是自己肱骨之臣,獨處時,心中也有些掙扎。
今日範鐘的言詞,讓皇帝覺得,好像回到了那十年間君臣相得、心意相通的日子,大感快慰。
因此,當範鍾邀請皇帝前往後山靜廬中休憩,並暗示皇帝摒退左右的時候,皇帝並未多想,連董宋臣也遣到門外去了。
董宋臣臉含微笑,先在草廬中巡視檢查了一番,才轉身出來,目送皇帝與範鍾進了草廬。
他本來已經確定這草廬沒有什麼異樣,可是當那兩人進去後,草廬的門一關上,他立刻又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這麼幾間破草廬,隔音的效果似乎太好了些。
以他宗師境界的耳力,居然在門關上之後,就不怎麼聽得清裡面二人的交談。
“董公,帝相對談,你何必想聽得太清楚呢?反正如果真有什麼危急處,還是逃不過你的感應。”
說話的人,雙眸明亮,鬍鬚整潔,意態悠然,貌若四十餘歲,身穿長袍,頭頂束髮的綢帶向兩邊垂落,直至胸前,手持摺扇,翩然不凡。
此人名為喬飛渡,是左相範鐘身邊的護衛統領,也是扶搖山首席兵器講師,並精通機關建造。
董宋臣一看這人說話,就知道這草廬的古怪,跟他脫不了干係。
但如果只因為聽不清君臣談話就闖進去,也屬實有些小題大作。
董宋臣按耐下來,輕聲一笑:“喬統領言之有理。”
草廬之中,皇帝已經在小桌邊坐下,頗感新奇的瞧著這間陋室。
“真是禪韻十足。”
皇帝讚了一聲,看見範鍾伸手沏茶,不禁笑了一聲,“範老,還是讓我來吧。”
範鍾連忙拱手:“官家折煞老臣了。”
“哎!你我私下相處,不用提那些,還如當初我暗訪範府一般,伱稱我公子,我稱你範老,不是很好嗎?”
皇帝現在才剛過四十歲,由董宋臣特地為他調配丹藥保養,指點一些養生氣功,使他看起來只有二十多歲,鬚髮烏黑,容光煥發,稱一句公子倒也真不為過。
他興致正濃,親手沏茶,擺弄著小小爐火,不疾不徐。
在這氣氛最佳之時,範鍾順口提起孟昭宣的事情。
“小孟將軍將要返回臨安這個事情,老臣也聽到了些風聲。”
皇帝動作微頓,不以為意的說道:“宮裡這些奴才,嘴真是不嚴。”
“孟卿年富力強,我想所謂病重云云,只是勞累了些,等他回來之後,我派太醫為他好生調養,要不了一年半載,又是我大宋雄視萬方的大元帥。”
皇帝說話間,手上動作沒停。
“小孟將軍得知官家對他如此關切,必然感激涕零。”
範鍾隨口說了一句,又道,“但還聽說,小孟將軍這次回來,另有要事?”
皇帝臉上露出點愁容,道:“是,聽他說,是蒙古封在豫州的某些將官,有秘密向他投誠的意思,只要大宋軍力投入其中,就可以收復豫州。”
範鍾問道:“這種大事,只有公子能夠決定,公子意下如何?”
皇帝沉吟不語,手上沒有停止擺弄茶具,但動作慢了很多。
“中原二字,可稱大九州,也可特指豫州,又是我大宋故土,開封、洛陽、商丘,三京所在之地。”
“如果真的能夠收復,我當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十幾年前的前車之鑑,我也不敢輕忘啊。”
金國覆滅之後,宋蒙雙方對於豫州地區的歸屬,並沒有明確的議定下來,蒙古軍隊征伐多年,疲憊不堪,大舉北撤,在豫州地區只留下兩支軍隊及大量金國降將、降兵來防守。
皇帝當時親政未久,急於建立功績,研究之後覺得,金國上層腐化之後,仍然能靠潼關黃河防線力抗蒙古二十多年,使蒙古損兵折將,屢次受挫後,乃至鋌而走險,從宋人境內迂迴攻金。
如果宋軍能夠收復豫州,不但能夠奪回北宋三京,使民心士氣大振,而且可以重立防線,使南宋與蒙古之間,再多一道堅實屏障。
可那時候,文武群臣中,不少人都持有與皇帝不同的意見。
因為那幾年,會子貶值,物價飛漲的現象還沒有能夠壓下去,京湖百姓窮困,東南沿海的海商幫派,少說六成都不服官府,兩成多陽奉陰違。
宋境之內,無力供應更大規模的多線作戰,而豫州本來深厚的底蘊,也已經因為多年兵禍被消耗殆盡,還沒有來得及恢復,指望出兵之後,從收復的豫州土地上得到後勤補充也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