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沉黃海 作品

1280、愛情三部曲

最近兩年過年,榴榴總是會有一次積食,春節吃的太好了,吃得好又不運動,當然就會積食,而且,過去一年,榴榴過了那麼長的沒有零食的苦日子,如今終於可以放開了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頓時控制不住自己,吃多了。

這也是情有可原的嘛。

大年初八,人們走訪親朋好友基本結束了,新年漸漸到了尾聲。大部分人在這一天,已經開始了正常上班,對他們來說,春節假期正式結束。

不過張嘆等人依然留在白家村,沒打算返回浦江,同時,在浦江工地上幹活的老白們,也依然還在家裡,過著難得的悠閒生活。他們要在正月十五之後才返回,那時候工地上才會開工,他們又開始新的忙碌的一年。

這一天,張嘆帶著大家去縣城看燈展,他們是下午去的,在縣城閒逛,先是參觀了莫娣藝術展覽館,吃過晚飯再去逛燈展。

莫娣藝術展覽館的主人是當地的民間藝人,她的剪紙和蜀繡在當地很有名。

她沒有任何師承,完全是自學的,其作品妙趣橫生,充滿了童趣,這讓同行的小白和喜兒非常喜歡。

藝術展館的面積並不大,大概五百平米。面積雖小,但是充分利用了空間,陳列的展品很多,琳琅滿目,顯得並不擁擠,反而有些溫暖,像是在閒逛參觀這位莫娣的民間藝人的個人工作室。

莫娣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去世,如今展館由她的養女在管理。

展館裡不僅有莫娣的作品,還有關於她的人生介紹,人生的不同階段,對應不同的作品,能夠看出她的心境變化。

張嘆看著牆上莫娣的照片,這是一位相貌平平無奇的女子,根據介紹說,她從小有句髏病,頸椎彎曲,生活困難。父母去世後,老宅被哥哥擅自賣掉了,拿走了錢,再把她丟給了姨媽照顧。

姨媽也不待見她,對她呼來喝去,嫌棄她相貌醜陋,沒有男人要。

這時候的莫娣,她的作品充滿了孤單感,有大雁遠去的背影,有夕陽西下的蒼茫。

這樣一位社會邊緣人物,卻譜寫一首不屈的生命之歌。

她從小受盡屈辱,但是從不抱怨生活,而是依然對生活報以巨大熱情,她將這種熱情傾注在剪紙和蜀繡中,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

後來,莫娣收穫了令人羨慕的愛情。她的丈夫是一位大齡剩男,靠承包池塘養魚為生,他們生活中在池塘邊的一棟兩層小樓裡。

兩人相互扶持,走到了人生的最後旅程。

莫娣的養女認出了張嘆,親自給他做介紹。

“他們的愛情令人羨慕,我小時候經常看到父親推著獨輪車,母親坐在車上,他們圍著池塘散步聊天,有時候也會去山裡,日落才歸,帶著笑臉。”

對方不僅熱情接待了張嘆等人,而且贈送了禮物,精美的剪紙以及一副蜀繡。

張嘆和她互換了名片,正打算離開,忽然跟在身邊的小白和喜兒驚訝地看著一個剛走進展廳的女人。

“咦???”

兩人停下腳步,歪著腦袋打量剛過去的女人。

“怎麼啦?你們認識?”張嘆問道。問是這麼問,但他不覺得這裡會有小白和喜兒認識的人,兩個小朋友認識幾個人呀,倒是小白有可能,說不定是她更小的時候認識的什麼人呢。他知道,這個小朋友其實記性很好。

喜兒先是搖搖頭,小白卻眼睛一亮,對她說:“是那個小姐姐,請我們吃麻辣燙的,嘶哈嘶哈的那個。”

小白做出辣的直吸氣的樣子,喜兒頓時想了起來,剛剛走進來的那個小姐姐,就是在浦江電影城請她們吃麻辣燙的那個。

竟然會在這裡遇到。

對方似乎也認出了她們,回頭看過來。小白和喜兒熱情地揮揮手,以為對方認出了她們,卻沒想到對方走了過來,卻是和張嘆打招呼。

“張老師?沒想到竟然真的是您。”

原來人家不是認出了小白和喜兒,而是認出了張嘆。

作為圈內人,沒見過張嘆本人,難道還沒見過張嘆的照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