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風漢月 作品

第1481章 歷史的教訓

區區幾十個人愣是打出了一場小型戰役的氣勢,但是2-3分鐘之後,黃油槍和百式衝鋒槍的差距可就顯現了出來。

美國貨比日本貨強了不是一星半點,口徑更大、射程更遠、射速更快,楊鋒時不時發射的火箭彈、扔出的爆破筒,更是讓偽軍的數量銳減。

勉強支撐到10分鐘,30名偽軍精銳已經倒下了三分之二,防衛軍的弟兄們也從廢墟中衝了出來,漸漸開始轉入了反擊。

這下偽軍繃不住了,奮力扔出幾枚手雷,接著就一溜煙的逃向了城市……

“嗖……嘭嘭嘭嘭轟!”

防衛軍的炮群,再次上演了飽和攻擊,迅速將偽軍固守的一片居民區,籠罩在了漫天煙塵之下。

楊鋒說到做到,帶著範馬爾返回之後,立刻就展開了攻勢,而且開始犀利的前後夾擊。

艦炮配合直升機,對著班達楠市中心猛轟,楊鋒這邊就開始一層一層的剝洋蔥,將偽軍的抵抗粉碎。

絕望的阿貢將軍才幹有限,只會照搬日軍的那一套,結果卻完全頂不住楊鋒的碾壓。

至於阿古斯市長就更糟了,他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衝進電報局大樓,想要打開電臺全頻廣播,至少給楊鋒、給萬島社會黨抹抹黑,號召更多人來反抗新的政權。

可令人心酸的是一架無人機栽著干擾裝置,就在電報局大樓上面盤旋,阿古斯就什麼聯絡都發不出去了,班達楠彷彿是變成了一座信息孤島。

一個小時之後,班達楠外圍崩潰,數萬後撤的偽軍全部都擠在了市中心一帶。

兩個小時之後,絕望阿貢將軍開始引爆設施,一時之間班達楠是巨響連連,到處都是升騰的煙柱。

三個小時後,戰鬥基本結束,阿貢將軍的屍體被確認,阿古斯繼續在逃,防衛軍開始將一群一群的俘虜押出城區,這同樣預示著楊鋒、萬島正式控制了蘇島……

10天,不過才10天。

萬島防衛軍就創造了一個神話。

當日本人後背起火的消息傳遍全球時,所有同盟國都沸騰了,一封接著一封賀電飛來,不少人都對新生的萬島是刮目相看。

但楊鋒的喜悅卻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治理要比擊敗困難多了,他在返回棉蘭之後,已經整整48小時沒有合過眼了。

日軍的威脅

偽軍的威脅土地劃分

民眾安置

城市重建還有產業佈局,千頭萬緒的工作叫人發瘋,哪怕是有漁府一群工作人員輔佐,楊鋒依然感覺是無所適從。

海軍去監視附近的島嶼了,這樣日軍想要反攻的話,第一時間就能夠知曉。

空軍成了救火隊,不停在各個城市間穿梭,一方面是鎮壓殘餘的敵人,一方面則是發揮震懾的作用,警告那些持有不同意見的人都老實待著。

七萬多防衛軍陸軍,每個城市駐守5000人,這個就已經是極限了,而且他們除了維持治安,還的兼顧收繳武器,並且需要時不時的應付躲入山中的潰兵。

至於萬島有限的工作人員,他們就只能是集中在各個城市,先進行宣講和教育工作,努力在這些地方先把秩序建立起來。

要知道楊鋒為首的萬島,可不是搶一把就走的流寇,他們是真把這裡當做家園來建設的,所以楊鋒是硬著頭皮,第一時間就上馬了200座工廠。

什麼鋼鐵廠、化工廠、鑄造廠、機械廠……,楊鋒一面利用棉蘭原本的底子,一面把管道工廠往外遷,簡直是把棉蘭整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

順著窗戶一眼望出去,到處都是工人和腳手架,動作簡直比當年的三王山新村還要激進。

除了數萬俘虜,萬島自己也擠出了上萬的工人,努力在戰爭的陰影下,建造這些工廠與基礎設施,就比方說楊鋒重點關注的碼頭,那裡就有無數人影在烈日下工作。

搬石頭、鋪水泥、蓋房子……

之前楊鋒大量的兌換彈藥,現在卻180度急轉,開始大量的兌換糧食,努力滿足建設工作的需要。

這時候就有人提議,乾脆把蘇島北部密林中的百多萬民眾遷出,這樣一下子就可以把棉蘭填滿,還能為建設跟工業生產提供充足的人力。

可楊鋒猶豫再猶豫,最後卻還是咬著後槽牙,拒絕了這個誘人的提議。

手段可以稍稍激進,但是腳步必須紮實。

不然就會給未來埋下大雷!

萬島這個國家,以前被荷蘭人統治時照搬的都是西方的那一套,關鍵執行起來後又進行了各種調節和變形,弄的是土不土、洋不洋。

但是很關鍵的一點,那就是私有制早已深入人心、刻在了骨子裡,眼下社會黨開始推行公有制,這就必然遭到各種阻力和抵制。

楊鋒的思想沒有那麼極端,他也清楚私有制是有很重要的存在意義的,但是就今天的萬島來說,他必須先打下一個基礎,為整個國家定下一個大的基調。

落實到具體問題上,那民眾遷入城市容易,但那只是曇花一現,楊鋒還是要用集體農莊的形式把萬島的未來徹底固定。

於是乎在半個月之內,差不多有30萬民眾遷入了棉蘭,其他人則是由隱秘轉為公開,開始在蘇島北部建村立鎮。

一個壯勞力15畝土地。

一個家庭隨隨便便就是4-50畝。

而1000個這樣的家庭就構成了一個集體農莊。

在八個這樣的集體農莊中間,則是會設立一個人口在2-3萬左右的小鎮。

如此一來蘇島北部就被迅速的開發建設,無數密林都被推倒,一條一條道路是迅速的延伸了起來。

關鍵除了村子和小鎮,大型的種植園也在拔地而起。

每個兩萬畝左右的面積,選拔和尋找專人來管理,劃分出專門的生活區,然後再安排工作人員。

這些種植園和集體農莊的形式不一樣,他們是工人僱傭的模式,當然是可以帶上家人的,而且在這些種植園裡面全部都種滿了橡膠樹、甘蔗、胡椒還有豐狂一號的水稻。

一眨眼,人手不夠的問題就直接擺在了楊鋒和新生的萬島面前。

那裡都缺人,無奈的楊鋒只能把漁府的人員拆開來使用,但這依然是杯水車薪,城市缺人、農莊缺人、軍隊更是缺人,要知道戰爭的陰雲還沒有遠去那,這就逼得楊鋒等人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