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11111 作品

第227章 朝廷中計議換將,來瑱謀截糧攻城

 長安,興慶宮。

 “潼關那邊怎麼樣了?”李隆基憔悴地坐在逍遙座上,楊國忠、韋見素、房琯、陳希烈、崔渙等人立於兩邊。

 楊國忠作為領頭羊,率先站出來回稟道:“陛下,如今潼關固若金湯,無需擔心。微臣早起去議政堂辦公之時,聽聞坊間傳言,潼關本就固若金湯,大軍甚至有能力反攻,但哥舒翰欲養寇自重,故意不出擊。”

 李隆基聽了楊國忠的話,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他的手指不自覺地在逍遙座的扶手上輕輕敲擊著,沉吟片刻後說道:“這傳言可屬實?哥舒翰身為大將,應當知曉此時的局勢,怎會做出如此行徑?”

 楊國忠見狀接著說道:“坊間還言現吐蕃弔祭使崔光遠果敢有謀,勇冠三軍,如若換他為潼關守將,如今必然能堅守潼關的同時,將叛軍趕出京畿一帶。”

 李隆基皺了皺眉頭,一旁的高力士見李隆基疑惑的樣子,連忙附在李隆基耳邊補充道:“崔光遠是博陵崔氏第三房,前房州刺史崔敬嗣之孫,現在任吐蕃弔祭使,任上多有政效,對維護我朝與吐蕃的關係做出了不小貢獻。”

 李隆基聽了高力士的話,微微點頭,但臉上的疑慮並未完全消散。他轉而看向韋見素,問道:“韋愛卿,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韋見素看了眼楊國忠,隨後上前一步,恭敬地答道:“陛下,臣以為臨陣換將實非明智之舉。哥舒翰將軍鎮守潼關已久,熟悉當地軍情地勢,且麾下將士皆聽命於他。如今雖有傳言,但無真憑實據,不可僅憑坊間之言就輕易更換主將。一旦換將,新帥與將士需時間磨合,期間若叛軍來襲,恐生變數。再者,吐蕃雖與我朝有往來,但崔光遠在軍事上的才能尚未在我朝戰場上得以充分驗證,貿然啟用,風險太大。還望陛下三思。”

 新任的戶部尚書房琯卻不同意韋見素的觀點,他站出隊列稟報道:“陛下,現如今淮南、河南的淪陷,導致稅收預計減少了一成多,朝廷的財政壓力日益增大,而哥舒翰將軍長期駐守潼關卻毫無作為,十幾萬大軍的糧草軍需耗費巨大,長此以往,恐難以為繼。臣聽聞那崔光遠不僅有勇有謀,還善於治理地方,若他接任潼關守將,或許能在堅守的同時,找到破敵之法,緩解朝廷的財政困境,此不失為一個可行之策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