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儒
洪子新聞言,眉頭皺得更緊,他說道:“貴國崇禎皇帝未免有些矯枉過正,如此一來,豈不是讓官員們人人自危,無心政務?再者說,讀書人本就清貧,些許禮尚往來,又能算作什麼大罪呢?”
錢謙益點了點頭,神色愈發沉重:“誰說不是呢?就這一樁案子,牽涉到數百名官員,想大傢伙苦讀十餘年,終於一朝得志,進入朝廷,想要為國效力,卻未曾想,不過是禮尚往來的一點小事,就落得這般下場。這怎能不讓人心寒?”
洪子新嘆了口氣,說道:“崇禎皇帝如此對待讀書人,豈不是把人才往外趕?大明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民不聊生,正需要人才來輔佐朝政,穩定大局。如此嚴苛對待讀書人,又如何能留住人才,又如何振興大明?”
錢謙益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憂慮,他說道:“子新兄所言極是,我也曾私下裡向陛下進言,希望他能寬仁一些,對待官員們不要過於嚴苛。可是,陛下如今性情大變,聽不進逆耳忠言,只一味追求嚴刑峻法,以圖整肅朝綱。我這禮部尚書,也是如履薄冰,每日裡提心吊膽,生怕哪一天就惹來大禍。”
洪子新拍了拍錢謙益的肩膀,說道:“受之兄,你也別太過擔憂。我們身為讀書人,當以天下為己任,盡力而為,無愧於心便是。”
錢謙益微微點頭,轉而問道:“子新兄,我聽說朝鮮國在禮法方面頗有成效,不知是否屬實?”
洪子新聞言,轉頭看向朝鮮王世子李淏,然後繼續說道:“我朝鮮國一直注重禮法,雖然不敢說完美無缺,但相較於大明如今的情況,或許還算不錯。”
錢謙益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羨慕:“大明如今,禮崩樂壞,人心不古。若是能像朝鮮國一樣,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禮法體系,或許就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紛爭。”
洪子新心中暗暗得意,說道:“大明乃是中原文明的發源地,禮法之邦,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如今雖然禮樂崩壞,人心不古,但這不過是暫時的現象。在下相信,只要像受之兄這樣的忠臣良將,多多向貴國崇禎陛下諫言,定會有所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