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公子在年 作品

001【峨眉電影製片廠,買廠標獨立製片】

 “在我小的時候,父親他為了拍電影,經常會帶著劇組外出拍戲,往往十天半個月都不能回家,每天到了傍晚,我就很羨慕的看著同學們的父母來接他們……”

 李藝書開始講述自己為什麼想要改編這部小說為劇本的原因。

 邊上的李建聽見兒子的話後,留下了慚愧的表情。

 八十年代正好是國內文藝工作改革開放的浪潮時期,經商做生意或許還有忌諱,但是寫作跟拍電影,幾乎是沒什麼太大限制的,而且上面的人也鼓勵創作文學藝術作品。

 這也導致李建八十年代一直在外拍戲,忽略了兒子李藝書的成長。

 而李藝書的母親也是一名演員,只不過因為那十年的關係,沒有太多的機會出演作品,改革開放以後,雖然年紀大了,但也獲得了很多的機會去出演角色。

 “是啊,改革這些年,很多人的確是忽略了孩子們的成長。”

 陳主任嘆了口氣,他這些年一直忙著工作的事,對於李藝書的話是深有感觸。

 “陳主任,除了這方面的原因,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感覺現在社會風氣逐漸變了,人們對於那些盡忠職守在自己崗位的人,不僅沒有了過去的佩服,反而覺得他們是死腦筋……”

 見陳主任將這個劇本給定位在教育子女方面,李藝書連忙開口換了一個核心的要素。

 “是啊,現在社會風氣是有點跟過去不一樣了。”

 陳主任怎會看不出李藝書的那點小心思,附和了兩句後,面帶為難的看向了李建。

 “藝書,你先出去,我跟你陳叔叔聊點事。”

 “好的爸。”

 李藝書知道這是要聊投資的事,跟陳主任告別後,直接轉身出去了。

 看李藝書走後,陳主任這才大吐苦水,“老李,按理說藝書這孩子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這個劇本寫的也不錯,製片成本應該也不高。但是你作為咱們峨眉廠的老人,應該很清楚這幾年我們峨眉廠的效益是越來越差,上面撥款下來的錢也越來越少……”

 隨著張一謀在海外獲獎,西影廠也是水漲船高,不僅得到了上面的大量撥款,連政策也開始傾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