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寶島掀起老兵觀影浪潮】求追讀
“不是拍電影賺錢,是拍拿獎的電影賺錢。”
李藝書笑了笑,這次光《那山》的收益,加在一起彙總的話,最少得1500萬美元了。
看來接下來幾年,得趕緊多拍幾部優秀的文藝片,儘快在海外電影節跟片商對國產文藝片不感冒之前,儘可能的收割這一筆快錢了。
于飛鴻突然問道:“藝書,你沒想過拍商業電影?”
“有,但不是現在。”
李藝書搖了搖頭,“真要拍的話,還是先等我手頭上的《霸王別姬》拍完了再說。”
商業電影是能賺錢,但是很難賣出版權的,香江電影那麼多年,能賣出海外版權的地區,也就只在亞洲這一塊。
也就是70年代的李小龍,跟幾年後的程龍,能賣出高價錢。
其他人的電影很難高價賣出去,大部分都是海外電影公司批量購買,填充他們的片庫,發行一些錄像帶,賣給世界各地的華人,跟一些功夫片愛好者。
相比較現在國內的商業電影過高的依賴票房收益,李藝書寧願去拍點文藝片,有他現在金獅獎大導演的名氣在,賣出海外版權還是很簡單的,只是賺多賺少而已。
未來幾年,港島會進入雙週一成的時代,但凡是他們的電影,不管好不好看,都能賣出高票房。
而李藝書又不想花那個大價錢去請雙週一成。
真要拍商業片,李藝書還不如去好萊塢試試水。
千禧年後,國內電影市場全面學習好萊塢的電影製作模式。
李藝書自然也是有學習過的,後來拍的很多網大電影,都是按照好萊塢模式去拍攝。
更不要說他腦中有很多未來低成本高票房的影片,除了極少數不合時宜的片子外,大部分都是能在九十年代通用的。
比如《電鋸驚魂》。
美國恐怖片市場是很大的,1973年《驅魔人》就拿到了4.41億美元的超高票房。
後來1999年低成本的《第六感》,也在全球拿到了6.72億美元票房。
這些恐怖片,是不太受時代背景所限制。
只要質量足夠好,票房哪怕不如原片,但達到七八成,肯定也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