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歪路
清廷對科學技術的壓制並不比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日本幕府這些擁有穩固封建制度的國家更嚴重,它最大的惡是從清初開始的層層加碼,對天下百姓盤剝到了極限,百姓淪為赤貧,中小士紳要麼絕跡要麼淪為大地主大官紳的附庸,而大地主大官紳又需要和朝廷緊密結合,否則必然招來朝廷的打壓,因此瘋狂卷著科舉這條獨木橋。
清朝之前的朝代不見得有多麼鼓勵科技的發展,但至少民間也有大量富裕階層或不願走科舉道路的官紳士子自發的研究科技,可到了滿清,這些階層都在滿清沉重的剝削下被消滅殆盡,科技研究完全依賴於朝廷的支持,一旦朝廷無力再支持,自然而然便停滯沒落了。
歷史上便是如此,乾隆中後期國用匱乏,蒙養齋無以為繼,清朝的數學發展便迅速陷入停滯,待蒙養齋培育出的那批數學家故去,清朝的數學發展頓時一落千丈。
這一點並不僅僅反映在科學技術上,滿清的盤剝導致民間教育的崩塌,書院私塾大量倒閉關門,民間識字率自然也就斷崖式下降,清代參考科舉的士子相比前朝下降了近三成,這在歷朝歷代之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即便是在滿族旗人之中也是如此,清廷設有專門培育旗人的官僚的官學,教授翻譯、理政、算學等,是要將旗人培育成有別於傳統科舉選士的事務官僚,然而到了清中後期,官學卻幾乎淪為了八旗貴胄子弟鍍金的場所,貴胄子弟提籠架鳥、哪裡願意辛苦學習,而底層旗人掙扎在溫飽線上,更沒有心思去讀書,旗人的教育水平同樣是斷崖式的下跌。
只可惜如今不是乾隆中後期,歷史上的康熙能在五十一年時設立蒙養齋選拔培育科學人才,在這個世界的康熙,自然也能設立一個科學院來維護清廷的統治。
更何況,任何科學技術的理論最後都是要落地施行的,最終拼的是工匠水平、工坊數量、工場規模。
這裡有世界上最優良的工匠,乾隆年間馬嘎爾尼訪華之時曾攜帶幾件英國出產的新式紡織機,到了中國之後出現故障無法使用,整個使團想盡了辦法都沒修好,反倒是乾隆宮中豢養的工匠將其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