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雞翅膀 作品

第337章 鹽場

 聽到紅營的名號,劉進忠面色微微一沉,倒也沒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那幾個鹽丁只詢問了幾句,確定他們不是清廷的人便放他們入內。 

 劉進忠策馬入內,卻見這石橋鹽場與他往日所見的鹽場大不相同,各處鹽場隨處可見的鹽灶只剩下很少一部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鹽池,鹽場內也不見鹽丁居住的窩棚,反倒是一排排整齊的木屋立在遠處,還有幾個水車模樣的建築豎立在海邊,尚在修建之中。 

 “這石橋鹽場用的是曬鹽之法?”劉進忠有些驚奇,曬鹽法早在明代就已出現,嘉靖年間便已經在天津長蘆鹽場進行易煎為曬,傳統的煮鹽法需要大量的燃料,生態破壞嚴重,而且煮煎出來的食鹽雜質很多,品質難以管控,成本高昂,曬鹽法得鹽可數倍於煮鹽之法,產量更高、品質更高,操作起來也更為簡便。 

 但曬鹽法也並非全無缺點,其一便是要對傳統鹽場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將鹽灶改造為灘池,其次曬鹽法先要納潮,將海水引入蒸發池內,如今各處鹽場通行的是二人柳鬥提水灌池,但可想而知,兩個人掄圓了胳膊淘海水,一天也淘不了多少。 

 而且曬鹽法依賴於陽光,陰雨天氣便無法進行,故而如今即便是施行曬鹽法的各處鹽場,大多還是曬煮並用,大多數的鹽場,乾脆還是用著老式的煮鹽法,在劉進忠的印象中,石橋鹽場也該是施行著傳統的煮鹽之法才對。 

 “現在是了!”劉國軒當起瞭解說員:“紅營拿下碣石鎮和陸豐縣城後,發動全軍和鹽場鹽丁對這石橋鹽場進行了改造,短短几天之內,不僅將原本的鹽灶改成了鹽池,還給鹽丁專門建了宿屋……” 

 劉國軒朝那些尚在修建之中的水車一指:“還有這些水車,是專門修建來納潮提水的,相比於傳統的柳鬥提水,提水可多十倍有餘,每次可提水近一百餘畝,聽說紅營之後還準備建一座八篷風車,配合水車,可每次提水三百餘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