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戰前分析
沈煉解釋道:“自通州南下,王忬在天津駐足,直到保定兵敗的消息傳來,才啟程南下。”
“從天津、德州一帶南下的官員非常多,如今……”
“都堵在運河上了。”陳銳接口苦笑道:“如今運河兩岸都有韃靼哨騎出沒,運河堵塞,又不敢下船。”
“是啊。”沈煉面色愁苦,“此戰若不能敗韃靼,只怕……巡視上江的御史趙錦,也被堵在了馬腸湖。”
陳銳記得趙錦,也是紹興府人,嘉靖二十五年彈劾嚴嵩被下獄,是今年才起復的。
老哈聽得膽戰心驚,“當日要不是你當機立斷南下,只怕這時候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沈煉看向陳銳,再次詢問道:“此戰如何?”
沈煉不通軍略,不懂兵事,但卻懂得看人。
如果說一路南下途中的廝殺只是勇悍的話,那這幾日陳銳在軍中名聲鵲起,顯示出其不僅僅只是個廝殺漢。
如果說鎮遠侯顧寰幾番盛讚有其他的原因的話,但漕運總督鄭曉也在沈煉面前兩次提及……國逢亂世出良將。
所以,沈煉希望能從陳銳這兒聽到些什麼。
安靜了會兒後,老哈自覺的走開,陳銳平靜的說:“大軍拔營北上,且不新設大營,直面五千韃靼騎兵,優劣各有。”
“拔營北上是無可奈何,不設大營也是無可奈何,但也可見,顧侯頗有膽魄。”
“於魚臺西北側立陣,顧侯擇此地,當是深思熟慮,因為東側就是運河。”
“依河立陣,看似是兵家大忌,實則使韃靼騎兵難以繞陣而過。”
看沈煉沒什麼反應,陳銳詳細解釋道:“五千上下韃靼騎兵,絕大部分都是輕騎兵,不會大規模衝陣,往往是以側擊、繞後動搖軍心。”
沈煉微微點頭,“如此說來,至少不會敗北?”
“如今軍中光是邊軍騎卒就有兩千多,理應不會敗北。”陳銳嘆道:“但也要看中軍的步卒……若是一觸即潰,韃靼乘亂猛攻,那就不太好說了。”
頓了頓,陳銳安慰道:“理應不至於,顧侯從宿遷大營挑選精銳步卒北上,又從山東、徐州挑選衛所兵,當不至一觸即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