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南京(上)
永樂十八年九月,朱棣下令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
一百三十年後的嘉靖二十九年九月,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回到了這座南京城。
論宏大繁華,此刻的南京毫無疑問的是天下第一,無論是之前的京城,還是商業發達的杭州,都不能動搖南京的地位。
但這時候的南京,烏雲密佈,時時可見嘈雜,行人多面帶愁容,商鋪也多有謝客。
南京本就有與北京一模一樣的所有衙門機構……內閣是不屬於外朝的,如今大量北下的官員來到南京,自然是有很多很多衝突的。
不過在這個時刻有短暫的平靜,一方面是因為誰都不敢冒頭。
這次丟臉算是丟大了,最丟臉的自然是倉皇南逃的嘉靖帝本人。
明十三帝中,論權謀手段,嘉靖帝能排進前三,論性情偏激,這位皇帝同樣能排進前三……可能只比他孫子的孫子稍微好一點。
所以,在丟了大臉,而且渡過黃河,丟下兒子督戰,自個兒逃到南京之後,嘉靖帝或許是為了發洩,或許是為了穩固權位,已經有數名官員、內宦倒黴了……不同於以前,都不下獄,直接棄市。
在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敢跳……之前二十九年的嘉靖帝,可以用喜怒無常來形容。
將“喜怒無常”的喜去掉,差不多就是如今嘉靖帝的狀態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戰事,東西兩頭都有大戰,不管是哪一頭潰敗,韃靼都能直入腹地。
所以,如今的南京城內,雖然消息雜亂,流言四起,但總的來說,還保持著平靜。
這種狀態一直到山東戰報入京,才有些許改變。
南京皇宮,入了午門,右側是文淵閣,左側是六科廊。
朝中所有的機構中,論官員的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就是六科了,畢竟翰林院裡一大把熬不出頭的老翰林,而都察院裡大都是外放縣令之後才回朝的,年紀都不小了。
廊下的屋子內外,幾十個年輕的官員聚攏在一起,聚精會神的聽著一個官員念著戰報。
“鎮遠侯可稱名將,同為勳貴,不知平江伯……”
“哎,平江伯昨日已經回京了。”一個兵科官員開口說:“陛下欽點河南副使曹邦輔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