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我生煩 作品

第111章 就給你們看看什麼叫做主戰派天子!!!

 【永晉三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三府軍將領史孚被康想‘收買’,他們都認為現在楚世昭不在長安,楚世昭又沒有長子坐鎮長安,長安時局不穩,雖然先前有很多忠義之士被楚世昭所殺,但仍舊有真正忠於朝堂的人。】

 【康想立刻去找那些被楚世昭因為不賢而被罷黜的大臣,事成,則同掌大權,事敗,楚世昭也不能及時回到長安,大不了就舉族逃離這樣的是非之地。】

 【永晉三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史孚告發了康想謀逆之事,桓盛早做籌備,一舉抓獲了那些和康想合謀的同黨。】

 【原來桓盛起初勸說楚世昭不要御駕親征的原因,就是作為處理各類政務的實權朝臣,他深知那些京兆大臣是積壓了很多對政策、對天子的不滿。】

 【一直以來,桓盛都在和這些人鬥智鬥勇,而他也深知楚世昭一旦離京,這些人就會生變。】

 【這就是桓盛勸說楚世昭不要出京的緣故,但他更清楚,現在的情況,楚世昭要立威,在朝堂上真正擁有皇威,就一定要親討叛軍。】

 【想到此處,桓盛將計就計,就在這長安...籌備引誘這些對楚世昭不滿的大臣,趁著楚世昭離京的時刻,迫使他們主動動手,以此設下圈套,將這些人一網打盡。】

 【他的做法,就是不斷地給這些大臣創造機會,提供一個他們誤以為最適合出手的時機,再故意在三府軍內量身定製破綻。】

 【不僅如此,桓盛為了營造給這些叛臣一些挫敗感和機會。】

 【告訴楊方,如果有人拉攏他,一定要全部拒絕,讓他們覺得無機可趁。】

 【再告訴那個在三府軍裡,平日形象不佳,事端四起的將軍史孚繼續維繫這樣的表現,同時對那些賄賂和拉攏來者不拒。】

 【這是一場由桓盛替康想主導的政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桓盛的判斷之下。】

 【永晉三十三年三月十四日,桓盛本打算將這些合謀反叛之人,全部以謀逆之罪夷滅三族。】

 【而桓奕卻站出來,及時勸說桓盛,她認為身為大臣,桓盛不適宜僭越君權,替楚世昭夷滅這些叛臣的三族,這樣的做法容易受到猜忌。】

 【桓盛雖有大智,卻少謀於己身,他覺得自己夷滅叛臣的三族,並不是僭越君權,而是在為楚世昭背書,替楚世昭消災。】

 桓奕看到這一段內容和畫面,直接被大兄桓盛的做法弄暈了。

 他被殺,純活該。

 誰能保證,你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在替楚世昭誅滅叛臣?

 萬一被有心人認為是你桓盛結黨營私,為了消除朝內的黨爭,憑藉著權力擅自殺死了朝中大臣。

 就以此為由,向楚世昭一通彈劾時,你該怎麼辦啊?

 這種事情就是大忌啊!

 壓根不是背不背罵名的原則性問題。

 說實話,大兄能替自己的夫婿背下罵名,桓奕是很滿意的。

 但是...楚世昭必須確定了這些人有罪才能殺,他還沒確定,你就殺了,僭越權力這點就不說了,一旦坐實有可能是有結黨營私的成

分,你桓盛能討得了好嗎?

 必須規勸。

 往死裡勸。

 媽的,如此局面,她桓奕說什麼都不能再給大兄坑死了。

 【在你力勸之下,桓盛最終還是放棄了立刻處死這些大臣的做法。】

 【但是,桓盛認為被你這般訓斥和指點,丟了身為兄長的面子,於是,他冷著臉道:“早日生下皇嗣,這才是你的本分,才是你大兄的護身符。”】

 我滾你的。

 你這樣亂搞胡來,我桓奕就是給楚世昭生五六個大胖小子,都不夠你用的。

 主要是康想的政變,不是他自己主觀的政變,是桓盛引誘出來的政變。

 這一點很重要。

 那就有可能構成汙衊大臣造反的情況。

 楚世昭的能耐,桓奕從來不質疑,所以她也慌的啊,伴君如伴虎,他大兄看似很秀,實則是在作大死。

 這樣的表現,桓盛已經來過好幾次了,所以桓奕看了就怕。

 然而這會兒的楚世昭也沒太把長安的情況放在心上,畢竟長安又不是桓盛一個人的長安。

 楚世昭也不傻。

 他在長安放了那麼多的人是擺設嗎?

 桓盛只是這裡面地位最高的人。

 最壞的打算就是桓盛和桓節達成共識,從涼州打到長安,盤踞一方。

 可楚世昭現在的人不就是在晉陽嗎?

 天塌下來又能怎麼樣。

 大不了再走一遍來時路。

 楚世昭可一點都不怕,而且桓盛真敢在這裡背刺自己,楚世昭以後自然也會多個心眼。

 只要桓盛一日沒有做出對不起楚世昭的事情,楚世昭就一日不會辜負桓盛用心謀劃出來的局勢。

 別說其他的,三千先登武士,如今背嵬軍的制式武裝,那都是桓盛給楚世昭弄到的。

 大後方的事情,就讓桓盛決斷,楚世昭先把大前方的戰場開闢了。

 他沒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防自家的小弟。

 【永晉三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楊延朝帶著父親楊柱庭的屍首奔赴了晉陽,他看到了大周王朝的旗幟,滿面血汙的他不免涕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