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琳娜 作品

第三十章 嘔!

 被這樣的目光所關注,王姮禁不住收起了嬌憨,也認真的正襟危坐。 

 大周朝一直都推行漢化,權貴、世家等,都推崇跪坐。 

 尤其王家還是老牌的氏族,更是將胡床等高足傢俱視為蠻夷的粗鄙之物。 

 王姮從學會走路,就開始學習跽坐。 

 如今,她已經能夠跪坐得十分端正。 

 呃,就是肉肉比較多,雙腿跪著,略吃力。 

 但,王姮可以克服。 

 她腰桿挺直,抬起頭,乖乖的回答問題:“回鄭媼,我讀了《太公家教》,現在在讀《詩經》。” 

 鄭儀聞言,稱不上驚喜,也沒有失望。 

 王姮這個學習進度,不上不下,中規中矩。 

 太公家教是自古傳下來的幼兒啟蒙書,許多世家大族的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 

 詩經嘛,也算蒙學,它不只是詩詞,更多的也是一種文學的啟蒙。 

 五六歲熟讀詩經,亦是氏族子弟的基本要求。 

 是的,基本要求。 

 王姮的學習,都符合基本的要求,不算不合格,可也沒有拔高! 

 鄭儀暗自評估著王姮的實力,王姮卻還在乖乖回答問題:“琴棋書畫,我、我對於‘書’還算擅長。” 

 鄭儀挑眉,“書?” 

 九娘擅長書法? 

 旋即,鄭儀就反應過來,九娘姓王啊,而琅琊王氏最出名的就是書法。 

 一兩百年前,王家更是出了一位驚才絕豔的書法家,王氏書法冠絕天下! 

 作為後人,王家子弟更是將“書”列為了必修的課程。 

 王姮作為家主的嫡長女,即便不喜歡,也要刻苦研習書法。 

 是的,不喜歡! 

 鄭儀多敏銳的人啊,多少老狐狸都在她面前無所遁形,就不用說一個心思都寫在臉上的小女童了。 

 鄭儀從王姮說話的語氣、神情中都捕捉到了些許痕跡,她敢打賭:王姮並不喜歡書法,她只是在四藝中“擅長”書法罷了。 

 至於王姮喜歡什麼,鄭儀不打算追問,她會觀察,然後不著痕跡的讓王姮學習、精進……這是她“攻心”的一個手段。 

 鄭儀決定要試驗一下,看看王姮這個小主子是否靠得住。 

 “試一試”的過程中,也要收攏人心。 

 鄭儀可不想只做“鄭媼”,她要成為王姮最信任、最依賴、最親近的人! 

 …… 

 “九娘!九娘!樓大郎來了!” 

 就在鄭儀準備考校王姮具體功課的時候,院外跑來一個小丫鬟。 

 鄭儀眉頭微蹙。 

 這莊子,到底不如主宅啊,奴婢的規矩還是差了些。 

 一個奴婢,在院子裡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鄭儀沒有當場發作,而是默默的記下來。 

 她還需要繼續“收集”,有了足夠的“證據”,她就一起算總賬。 

 且,丫鬟口中的“樓大郎”,也引起了鄭儀的注意。 

 來到河東前,鄭儀就對河東的情況,進行了大致的瞭解。 

 她知道,河東,位於沂河之東,只是一個人口不足一千戶的下縣。 

 河東縣的縣令,就是她的“主家”,王氏子王廩。 

 河東有駐軍,駐軍的將軍則是賀樓氏的家主,最早投到楊翀將軍麾下的樓謹。 

 樓謹沒有娶妻,卻有一個庶子,便是樓大郎。 

 樓家這位小郎君,頗有頑劣之名。 

 跟隨崔太夫人來到河東後,短短幾日,便“臭名遠揚”。 

 鄭儀在沂州,就聽聞了樓大郎的種種惡行。 

 “……今日看來,這樓大郎果然頑劣。” 

 樓家與王家,勉強算是姻親。 

 樓謹與王廩似乎也“合作”愉快。 

 但,樓大郎一個七歲的男童,卻在只有女眷的院落橫衝直闖,實在稱不上有規矩! 

 “胖丫頭!胖丫頭!我又來啦!” 

 人未至,聲先到。 

 鄭儀還在暗自吐槽樓大郎的驕縱、無禮,樓大郎的大嗓門已經極有穿透力的衝進了正堂。 

 緊接著,就是噔噔噔的腳步聲。 

 鄭儀提起頭,不動聲色的觀察著。 

 此時已近正午,豔陽高照,門口處一片耀眼的陽光。 

 亮光中,一道活潑的身影躥了出來。 

 鄭儀眯了眯眼睛,讓眼睛適應了一下光亮與陰影,然後,她就看清了來人—— 

 七八歲的男童,個子很高,比一旁引路的小丫鬟,似乎還高出了一個頭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