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有意思
楊睿不請自來,樓彧卻沒有太多的反感。
楊睿貴為齊王世子,今年也已經二十二歲,跟在齊王身邊歷練多年。
除去齊王,楊睿就是齊王府最尊貴的人。
齊王若是不在,他就是唯一的代言人。
樓彧自詡樓家大長房的家主,但到底是個十歲的孩子。
且,所謂大長房早就不復存在。
樓瑚去世多年,雖然留了個從六品飛騎尉的勳官,卻已經是前朝的。
大虞朝沿襲舊制,可未必承認前朝留下的爵位、勳官等。
如果沒有格外的恩典,樓彧就只是個白丁。
沒有爵位,年紀還小,名分上的長輩都已經亡故,就是個有些財產的孤兒。
楊睿卻以禮相待,不請自來略有瑕疵,也是遞上了拜帖。
他,是把樓彧當成了與自己身份、地位相當的人對待。
這對於正值年齡敏感期的樓彧來說,尤為重要。
樓彧在楊睿身上,感受到了他對自己的尊重。
楊睿的做派,就與坐在一旁的樓太夫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樓太夫人把樓彧當成了孩子。
楊睿則把樓彧當家主。
“……他這般行徑,到底是禮賢下士,還是禮下於人?”
若是後者,就還有一句“必有所求”。
“楊睿對我有所求?求什麼?我只是個頑劣小兒啊!”
樓彧滿意於楊睿的態度,可作為一個內心陰暗的人,他還是習慣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
好端端的,沒有由來,楊睿忽然來到河東,還上門拜訪……難道是為了樓謹?
樓謹貴為安國公,還手握十萬兵馬,深受皇帝器重。
齊王世子作為齊王一系的繼任者,拉攏一個手握重兵的悍將,倒也合乎情理。
樓彧年紀小,還遠在河東,但對於京城,對於朝堂,他亦有所瞭解。
兩年前,楊繼登基,開創了新朝,國號虞,年號開泰。
今年是開泰三年,楊繼也做了兩年多的皇帝。
原本混亂的北境,如今已經恢復到了前朝時的太平、安定。
楊繼坐穩了龍椅,正秣兵歷馬,劍指南境。
楊繼有著統一天下的勃勃野心,亦有打下南境的實力。
然而,前方戰事一觸即發,後方的宮闈之中,也充滿了刀光劍影。
楊繼一共有三個嫡子,嫡長子楊翀,乃原配宇文氏所出。
宇文氏亡故後,楊繼續娶了表妹,李家的女兒。
李氏為楊繼生了二子一女,嫡次子楊翊比楊翀小了十四歲,今年二十五歲。
楊繼起兵的時候,楊翊也統領兵馬,四處征戰,立下了戰功。
只是,楊翊的戰功,跟楊翀沒法比。
事實上,就連楊繼……北境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楊翀打下來的,京都是楊翀率先攻破的。
楊翀的麾下,將星雲集,人才濟濟。
他的齊王府,儼然就是小朝廷。
朝堂上一半的文武官員,都與楊翀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
楊翀,功高蓋主!
楊繼今年五十八歲,他雖不服老,可每每坐在高臺上,向下看去,就能看到正值壯年、功勳彪炳的嫡長子。
楊翀有著原配、嫡長的身份,有著相對年輕的年齡,還有著不可抹殺的功績,他立在朝堂上,楊繼即便顧念父子親情,也要忍不住多想。
楊翊就讓楊繼放心許多。
雖然已經成年,卻還顯稚嫩。
有些戰功,卻無法與楊繼這個父親相提並論。
呃,好吧,不說跟楊繼比了,就是那位威名赫赫的晉城公主,其實都比楊翊更有威望。
晉城公主與楊翀一母所出!
她是女子,其功勞無法明著表彰,卻能夠惠澤楊翀。
楊翊根本與楊翀無法比。
然而,就是因為楊翊的這些不足,才更符合楊繼對於繼承人的要求。
不平庸,還沒有威脅。
北境穩固後,楊繼就開始表露出些許痕跡:
嫡長子與嫡次子,他更喜歡後者。
今年正旦大朝會結束後的宮宴上,楊繼就狀似酒醉的說了一句:毗沙門極好,像朕!
毗沙門就是楊翊的乳名,梵語,取自毗沙門天王,也就是那位託塔李天王。
楊繼作為皇帝,當著眾朝臣、宗室、勳貴的面兒,誇獎一個兒子像自己,意思已經非常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