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琳娜 作品

第九十五章 尷尬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老者收斂思緒,聲音沒有起伏,讓人聽不出喜怒,“小丫頭,在讀《禮記》?” 

 王姮低著頭,認真寫字。 

 聽到老者的聲音,不知為何,她就是覺得,這位老先生,似乎有些失望。 

 失望? 

 他為何失望? 

 對誰失望? 

 王姮暗暗想著,卻沒有耽擱回話。 

 揚起小腦袋,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裡寫滿純粹,她乖巧的應聲:“回老翁,正在讀《大學》篇。” 

 九歲的小女郎,已經開始讀禮記,算不得平庸,可也達不到優秀。 

 老者自己是天才,跟著他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神童。 

 王姮的水準,根本就不符合老者的要求。 

 字,一般。 

 文,亦尋常。 

 老者沒再進行考校,緩緩的走回主位。 

 這個時候,跟隨老者的兩個少年也上了高臺。 

 一個十四五歲,一個十一二歲,都穿著圓領襴袍,腳上的翹頭短靴沾了些灰塵,顯是一路風塵而來。 

 兩人的容貌都很出色,一個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個明眸皓齒、梨渦微顯。 

 略年長者,已經有了翩翩君子的模樣。 

 年幼者,則靈動、可愛。 

 服飾精緻,容貌出眾,一身的氣質也非凡人。 

 王姮眸光閃爍,她在兩個少年身上聞到了熟悉味道:舉止端方、氣質華貴,一言一行,行雲流水,妥妥的世家做派。 

 且,這兩個少年,似乎比她所熟悉的世家子,更多了幾分儒雅與精緻。 

 他們身上自帶書卷氣,還有著江南水鄉特有的婉約與柔美。 

 莫非,他們是南境的世家子? 

 王姮不著痕跡的打量著,猜測著。 

 兩人已經拱手見禮—— 

 十一二歲的梨渦少年,帶著稚氣的自我介紹:“吳郡顧哲見過女公子!” 

 王姮挑眉,吳郡顧氏? 

 南境的一等世家? 

 她的感覺沒有錯,這位看著愛笑的小少年,果然出身名門。 

 王棉:……顧哲?骨折? 

 這名字,擱在後世,定會被人各種玩兒梗。 

 不得不說,古人取名字,還真是“任性”。 

 她已經快速的將烹製得剛剛好的蛋、肉等都盛到了盤子裡。 

 擦擦手,王棉站起身,來到了王姮身後。 

 雖然,王棉知道,以她的“賤民”身份,是沒有資格跟這些貴人相互見禮的。 

 但,她的身份是九孃的“伴讀”,自然要與九娘一起。 

 “琅琊王衍!” 

 十四五歲的清俊少年,目光復雜的看著王姮。 

 王姮瞪大眼睛:琅、琅琊王氏? 

 自家人? 

 哦不! 

 不對! 

 應該不是! 

 王姮的大腦飛快運轉。 

 她想到了一兩百年前,鐵蹄踐踏、山河破碎,士族們紛紛南渡。 

 琅琊王氏出身的宰相,甚至就是“南渡”的首倡者。 

 琅琊王氏,闔族遷徙。 

 他們在建康,僑置郡望,仍自稱琅琊王氏。 

 他們才是正宗,才是嫡支主脈。 

 北境之地,哪裡還有什麼琅琊王氏? 

 即便有,可能是非常遠的旁支,甚至是冒名頂替、鳩佔鵲巢的奴婢! 

 王姮年紀小,沒有太過複雜的社交圈子,也沒有去到京城等繁華的是非地。 

 但,她還是聽聞了許多有關自家的“醜聞”。 

 比如“此王氏非彼王氏”。 

 再比如“名為貴人,實則賤奴”。 

 王姮倒不是十分在意,她覺得,能夠在亂世活著,還有富貴的生活,已是非常不易,沒必要在乎這些虛名。 

 倒是王廩,面兒上不顯,心裡應該是計較的。 

 “身份存疑”,讓他有著難以抹去的自卑與羞憤,他就格外在意權利。 

 或許,在王廩想來,只要他位極人臣,入九卿、拜宰相,重現祖先們的榮光,就能成為名正言順的琅琊王氏子。 

 至少要能夠與南境的“族人”們比肩而立,不分伯仲。 

 為了升官,為了富貴,他可以不擇手段,付出任何代價! 

 王姮:……大可不必啊! 

 為什麼要給自己揹負這麼多的重擔? 

 就算他們王家不是真正的琅琊王氏,但在北境綿延了近二百年,祖上也有九卿等高官,

已經能夠達到世家的門檻,完全可以像崔氏、鄭氏等,形成新的、屬於自己的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