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琳娜 作品
第一百六十二章 傳家寶
獨孤氏回到自己院子,沒有立刻回正房,而是去了東跨院。
“娘子!”
東跨院的奴婢,眼見女君進來,紛紛躬身行禮。
“大娘、二郎,可都睡了?”
獨孤氏掃了眼只殘存著些許燈光的兩間屋子,壓低聲音問道。
“回稟娘子,大郎、二郎都業已安睡。”
奴婢們趕忙回稟。
獨孤氏點點頭,腳步卻沒有停。
她先是去了東跨院的東廂房,這裡是龍鳳胎妹妹的房間。
褪去木屐,只穿著雪白的足衣,獨孤氏輕手輕腳的來到裡間的寢室。
床榻上,七八歲的女童,睡得香甜。
小嘴兒微微張著,發出輕微的鼾聲。
獨孤氏彎腰,小心的給女兒掖了掖薄被。
看到女兒熟睡的模樣,獨孤氏不自覺柔和了眉眼。
她伸出手,輕輕拂去小丫頭臉上的髮絲,手指指腹碰觸到小孩子嬌嫩的肌膚,又忍不住順手摸索了幾下。
“這孩子,也就睡著的時候安靜些。”
雖是個小女郎,卻從小受寵,養成了活潑、恣意的性子。
白日裡,嬉戲打鬧,竟是比個小郎君還要調皮。
有的時候,樓謹見了,都忍不住扶額:“這丫頭,倒是有些像她阿兄,妥妥的小魔星。”
樓謹口中的“阿兄”,自然就是樓彧。
獨孤氏與樓謹都對樓彧心中有愧,卻不會對他避之不提。
樓彧,並不是安國公府的禁忌話題。
就是龍鳳胎,年紀這般小,也幾乎沒遇見過樓彧,卻也都知道,他們有個親哥哥,卻早早的過繼出去。
父母對這個阿兄,亦是十分惦記。
每年的端午、中秋、新年等重大節日,以及阿兄的生辰等,阿父阿母都會準備禮物,命人不遠千里的送去沂州。
平日裡閒談的時候,阿父或是阿母,也總會不經意的提到這位兄長。
是以,即便龍鳳胎沒有親眼見過這位阿兄,卻都有著莫名的熟悉。
樓謹一手將樓彧養到了五六歲,對於兒子幼時的情況,十分了解。
那時,樓謹對於過於頑劣、不服管教的樓彧是有些頭疼的。
如今,過了這些年,再度提起樓彧曾經的調皮,就變成了滿滿的懷念與嘆息。
拿著樓彧跟樓琅對比,並不是嫌棄樓彧的頑劣,而是在女兒身上,找到了熟悉的感覺,再度體會到了養兒的不易。
獨孤氏呢,生下樓彧剛滿一月,就趁機逃走。
她沒有撫養樓彧,不知道兒子的成長。
聽到丈夫追憶過往,曾經的缺憾與愧疚,她似乎在龍鳳胎身上得到了滿足。
所以,每每聽到樓謹因為阿琳或是阿琅而提到樓彧,獨孤氏都會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彷彿她並沒有錯過樓彧的成長。
又彷彿,這個兒子,她也從未丟失。
按照樓謹的說辭,頑皮的女兒樓琅,這愛玩兒的“聰明勁”像極了樓彧。
而兒子樓琳,他的眉眼,幾乎跟樓彧一模一樣。
在女兒床前待了一小會兒,獨孤氏就起身來到了西廂房。
這裡便是龍鳳胎哥哥樓琳的房間。
琳、琅,龍鳳胎的名字,聖人親口所賜——
一來,龍鳳胎十分罕見,又是祥瑞之兆。
二來,那時聖人正看重、拉攏樓謹,自是要多施恩寵。
自從知道愛妻懷了雙胎,幾乎要把詩經、周易等經典翻爛,名字取了幾頁紙的樓謹,痛失愛子愛女的命名權。
不過,樓謹也只是略略失落。
他知道,聖人願意給他的兒女賜名,是極大的榮耀。
他沒有半分怨念,只有滿滿的感激。
樓琳是龍鳳胎的大哥,本該是樓謹這一房的大郎。
但……樓謹習慣了樓彧是大郎,雖然已經把他過繼出去,卻還是執拗的認定樓彧才是他的長子。
還是二郎吧。
獨孤氏亦不願在心底徹底抹去樓彧。
左右排行這種東西,可以是某一房的小排行,也可以是整個家族的大排行。
樓家其他幾房的郎君們:……所以,我們的兒子就不是樓家的郎君?
樓謹:……我是家主,我說了算!
樓琳名為二郎,實則是樓謹的嫡長子。
大概是汲取了樓彧的教訓,樓謹對樓琳十分嚴厲,從不嬌縱。
“娘子!”
東跨院的奴婢,眼見女君進來,紛紛躬身行禮。
“大娘、二郎,可都睡了?”
獨孤氏掃了眼只殘存著些許燈光的兩間屋子,壓低聲音問道。
“回稟娘子,大郎、二郎都業已安睡。”
奴婢們趕忙回稟。
獨孤氏點點頭,腳步卻沒有停。
她先是去了東跨院的東廂房,這裡是龍鳳胎妹妹的房間。
褪去木屐,只穿著雪白的足衣,獨孤氏輕手輕腳的來到裡間的寢室。
床榻上,七八歲的女童,睡得香甜。
小嘴兒微微張著,發出輕微的鼾聲。
獨孤氏彎腰,小心的給女兒掖了掖薄被。
看到女兒熟睡的模樣,獨孤氏不自覺柔和了眉眼。
她伸出手,輕輕拂去小丫頭臉上的髮絲,手指指腹碰觸到小孩子嬌嫩的肌膚,又忍不住順手摸索了幾下。
“這孩子,也就睡著的時候安靜些。”
雖是個小女郎,卻從小受寵,養成了活潑、恣意的性子。
白日裡,嬉戲打鬧,竟是比個小郎君還要調皮。
有的時候,樓謹見了,都忍不住扶額:“這丫頭,倒是有些像她阿兄,妥妥的小魔星。”
樓謹口中的“阿兄”,自然就是樓彧。
獨孤氏與樓謹都對樓彧心中有愧,卻不會對他避之不提。
樓彧,並不是安國公府的禁忌話題。
就是龍鳳胎,年紀這般小,也幾乎沒遇見過樓彧,卻也都知道,他們有個親哥哥,卻早早的過繼出去。
父母對這個阿兄,亦是十分惦記。
每年的端午、中秋、新年等重大節日,以及阿兄的生辰等,阿父阿母都會準備禮物,命人不遠千里的送去沂州。
平日裡閒談的時候,阿父或是阿母,也總會不經意的提到這位兄長。
是以,即便龍鳳胎沒有親眼見過這位阿兄,卻都有著莫名的熟悉。
樓謹一手將樓彧養到了五六歲,對於兒子幼時的情況,十分了解。
那時,樓謹對於過於頑劣、不服管教的樓彧是有些頭疼的。
如今,過了這些年,再度提起樓彧曾經的調皮,就變成了滿滿的懷念與嘆息。
拿著樓彧跟樓琅對比,並不是嫌棄樓彧的頑劣,而是在女兒身上,找到了熟悉的感覺,再度體會到了養兒的不易。
獨孤氏呢,生下樓彧剛滿一月,就趁機逃走。
她沒有撫養樓彧,不知道兒子的成長。
聽到丈夫追憶過往,曾經的缺憾與愧疚,她似乎在龍鳳胎身上得到了滿足。
所以,每每聽到樓謹因為阿琳或是阿琅而提到樓彧,獨孤氏都會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彷彿她並沒有錯過樓彧的成長。
又彷彿,這個兒子,她也從未丟失。
按照樓謹的說辭,頑皮的女兒樓琅,這愛玩兒的“聰明勁”像極了樓彧。
而兒子樓琳,他的眉眼,幾乎跟樓彧一模一樣。
在女兒床前待了一小會兒,獨孤氏就起身來到了西廂房。
這裡便是龍鳳胎哥哥樓琳的房間。
琳、琅,龍鳳胎的名字,聖人親口所賜——
一來,龍鳳胎十分罕見,又是祥瑞之兆。
二來,那時聖人正看重、拉攏樓謹,自是要多施恩寵。
自從知道愛妻懷了雙胎,幾乎要把詩經、周易等經典翻爛,名字取了幾頁紙的樓謹,痛失愛子愛女的命名權。
不過,樓謹也只是略略失落。
他知道,聖人願意給他的兒女賜名,是極大的榮耀。
他沒有半分怨念,只有滿滿的感激。
樓琳是龍鳳胎的大哥,本該是樓謹這一房的大郎。
但……樓謹習慣了樓彧是大郎,雖然已經把他過繼出去,卻還是執拗的認定樓彧才是他的長子。
還是二郎吧。
獨孤氏亦不願在心底徹底抹去樓彧。
左右排行這種東西,可以是某一房的小排行,也可以是整個家族的大排行。
樓家其他幾房的郎君們:……所以,我們的兒子就不是樓家的郎君?
樓謹:……我是家主,我說了算!
樓琳名為二郎,實則是樓謹的嫡長子。
大概是汲取了樓彧的教訓,樓謹對樓琳十分嚴厲,從不嬌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