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期待
二月十六,易出行!
清晨一大早,樓氏塢堡的城門外,王家莊子的家門口,以及王家廟村的村口,就聚集起了一群人。
男男女女,有老有小。
他們進進出出,忙忙碌碌。
一輛輛的馬車已經準備就緒,人們將一箱箱的物品搬上貨車,又扶老攜幼的上了馬車。
“阿棉,都準備好了!”
王棉的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馬上要離開活了大半輩子的故土,卻沒有太多的不捨——
不捨啥?
他們王家,再也不是卑賤的田舍奴。
他們成了貴人,還要去京城。
那可是京城!
天子腳下,首善之地。
權貴雲集,遍地黃金。
能幹的寶貝孫女兒,早就在京城置辦了產業。
如今,更成了尊貴的郡君,那品級,比他們刺史、縣令都高。
她還即將嫁入蘭陵蕭氏。
蕭郎啊,神仙般的人物,居然成了他們王家的女婿。
……好事一件連著一件,王家上下早已歡喜的近乎麻木。
這一切,都是王棉帶來的。
早在幾年前,王棉搭上王家小貴女的時候,王家就已經脫貧、成了河東,乃至沂州有名的富裕人家。
王家眾人,包括有著各種小心思的大伯母、小嬸孃,也早已不敢鬧騰。
還有王棉的堂哥、堂弟們,即便他們曾經那般看不起女子,覺得家裡的女兒都是賠錢貨,都是他們兄弟的“資產”,王棉帶著全家發跡後,他們也再敢輕視、慢待。
極品,只是自私,真的不蠢。
甚至於,因為他們更看重利益,也就能愈發的“拎得清”。
知道王棉能夠帶給他們更多的富貴,他們若還是不管不顧的作妖,那不是極品,而是蠢貨。
且,窮生奸計啊。
王家以前總是雞飛狗跳,內鬥不斷,不過是因為家裡太窮。
資源就這麼一點兒,自己吃不飽,還要擔心旁人多吃多佔,矛盾也就滋生。
若是再有長輩偏心,那家裡定會雞犬不寧、兄弟反目。
王棉的錢,以及她背後的王家、樓家,使得她能夠讓王家脫貧,還能讓王家兒郎們讀書,徹底改換王家的門庭。
不說王棉的祖父、伯父、父親等長輩了,就是她的堂兄、堂弟也都明白一件事:阿棉是家裡的福星、大功臣,切莫不可招惹。
連帶著,王家上下對王棉那對“包子”父母也都改變了態度。
不再把他們當成冤大頭、老黃牛,而是當成了親人,甚至是祖宗。
唉,那對夫妻好欺負,王棉卻不是好欺負的。
若是惹得王棉不高興,他們好不容易享受到的富貴日子,就沒了。
如果一直貧困、卑賤,或許還不會太過在意。
可王家眾人,過上了好日子,若是被打回原形,他們連想都不敢想。
算了,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好日子,也要好好的對待王棉那一房。
更不用說,他們本就是家人,沒有生死大仇的,為什麼不能“家和萬事興”?
所以,王棉靠著錢,已經改善了自己這一房的生活,奠定了她在王家不可動搖的地位。
如今的聯宗、封誥,更是直接讓親人們完全拜服——
以後啊,他們就認準阿棉這個家主了。
她讓幹啥,他們就幹啥!
如此,他們才能真正的、徹底的跨越階級,成為真正的貴人!
此次進京,王家上下更是歡欣鼓舞。
對於王棉的安排,眾人更是無比信服,言聽計從。
王棉先安排了一部分的家人,年前就進了京。
他們要提前搬運一些笨重的物件兒,還要負責相應的事務。
不管是新宅院的打掃、整理,還是對於新環境的調查、瞭解,都需要他們去做。
當然,王棉也不是隻靠家人,她亦有一手培養出來的管事,這些人幫她處理完沂州的產業後,都相繼進京,著手在京城及其周遭置辦產業。
王棉對於開拓京城市場,已經有了大概的計劃。
家人、管事等的提前進京,都是為了計劃做準備。
王棉以及家人們,反倒是搬家大計劃的最後一環。
留了看守祖宅、祭田的人手,又安撫了那些出嫁的女兒,王家幾房,幾十號人,全都收拾妥當,與王棉一起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