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林先生 作品

一百二十六、酩酊

第二十六章萬年之難

 一百二十六、酩酊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酒在商代之前就被髮明瞭出來。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人釀造出了大麥酒,就是啤酒,同時,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蘇美爾人也造出了葡萄酒。中國相傳由杜康發明了酒,不過直至商周之際,周人君臣們所喝酒是非常原始的米酒。

 那酒喝起來一爵一爵貌似很多,味道微酸又甘之如飴,不覺得多,等酒到了腹腸,化入血氣中之後,後勁就展現了出來。到了府中,一路清醒的姬旦經冷風一吹,才覺自己已經酩酊大醉。姬旦是何等人也,即使在酩酊之中,也能不失其態,端坐在內室之中,閉目凝氣,像平時一樣,身姿不偏不倚,猶如一尊坐鼎。

 商周之際,古人尚無棉被,睡覺之時裹著一種叫做“寢衣”的被子。尋常寢衣是麻葛布裡面填入蘆絮草絮,貴族寢衣的可為錦織,裡面填入絨毛或者絲絮。

 姬旦酒後寒,坐在狐皮褥子上,自己也知道披上寢衣保暖。姬旦的夫人一貫知道丈夫好靜思。自從他出府以後,一直擔心他被國君召去不知道為了什麼事情。但見丈夫紅光滿面而歸,並難得一身的酒氣,知道是一次難得的歡宴,且姬家上下皆在服喪之中,非特別要緊之事,國君一定不會開宴的。如此必然是丈夫與國君間的猜忌已經冰釋,夫人心中安寧,就安排家丁在內室外看顧,若有事情及時通報,自己並不去打攪姬旦的靜坐。

 自父王姬旦去世後,姬旦感覺自己心神散亂,連夢都做得淺,更不用說遨遊夢境了。索性,他也就忘了自己這套夢師的本領,潛心研讀父親手刻出的《周易》諸策,深深了悟其中的優點與深謀遠慮。有了清醒時的智慧,姬旦就再也不想使用夢師的稟賦了。他內心中保存著整個周國的未來,擔負著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的重大職責,不能輕易再以身試險。

 自從姬幸的夢境裡歸來以後,特別是在崇都外的九死一生,姬旦也常常感到後怕,總是心有餘悸,不願意再冒險踏入那變幻莫測的夢境世界。特別是他耳畔總時不時地迴響著那個詭秘黑夜人的聲音:“過了那個山谷,可不要再回頭,再來就要放棄一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