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由於曾經遼國的威脅,大宋對外面的世界,實在是不太感興趣。
不過……
從這一年的下半年起,趙昕便向自己的兒子們,提出了趙家未來一二百年內,要逐步走向外面的世界的計劃。
你比如說現如今的臺灣,那也是一個幾乎沒什麼人的島嶼。
即便你說有人,也不過就是一些連衣服都沒得穿的土著。
用的還都是自制的、最原始的弓箭和長矛。
其實像是東南亞越往南的地區,這文明程度也就越低。
交趾的文明程度之所以還行,是因為那裡曾經有漢人在那開墾、居住過。
而且霸佔的還是那邊最好的紅河還是什麼河區域。
再往南去,就連交趾自己,怕是都不願去。
因為實在是太過於落後。
但現在落後,不代表以後都落後,“你們正好可以去建設它們。”
然後趙昕的兒子們,當然也有疑問,這第一批次,最小的兒子趙熙便問道:“可爹爹,為何我們要不遠萬里地去那些地方吃苦啊,就留在這大宋不好?”
趙昕便道:“這就要從多個角度去分析了。首先,你覺得,現在的大宋很好,那你可知,當年大唐的百姓,也是這麼認為的。”
“比如說,大唐的杜甫就曾寫過在大唐開元盛世的時候,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可他剛剛寫完這詩沒過幾年,杜甫自己的兒子就被餓死了。”
“你們覺得,這是為何?”
他們自然不是很清楚。
趙昕便道:“不清楚,你們回去後,就去請教別人。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
“你爹爹我在這裡要說的是,你們別看現如今,大宋好像很繁華,可杜甫就是親歷者,從開元盛世,到餓死兒子,只不過是一代人的事。”
“而且……現如今的大宋,事實上,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官員人數過多,百姓失去土地,地震,水災,旱災,各種災荒,年年不斷,說不定再過個十年,二十年以後,搞不好大宋也會民不聊生,叛亂四起。”
“你們可以回去統計從漢朝到大宋,用我教你們的數學的座標系,橫軸用年份,豎軸用人口,畫一個折線圖出來,當你們看完了這個折線圖,再與那些古代年份所發生的大事給結合起來,你們就會明白,為何你們爹爹我從三歲開始,如今已經堪堪算是三十,每日裡卻仍舊是兢兢業業。”
“這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何你們爹爹我,要不斷地開疆拓土。”
“然而,這還僅僅只是其一,其二是,有些土地,你若是不去提早霸佔了,那別人就會來霸佔。”
“你爹爹我不希望看到後世子孫問,為何當初我們沒有把這些地方給打下來。”
“同時……這也是給你們一個遠大的目標。”
“若是小小年紀,就只知道躺著享受,那以後你們的人生,也就廢了。”
“當然,也不是不可以享受。”
“只是……當你們選擇了享受以後,你們最好也能承受得住,當你們爹爹我不在了,而你的其他兄弟,卻一個個過得比你們好,這個在這裡當國王,那個在那裡當官家,而你,卻只能住在一個破王府裡。靠別的兄弟接濟,關鍵兄弟的妻子還在背後說你,說你就只會打秋風、吃白食。如此侮辱你。”
“你若是覺得這樣,你也可以接受,那你們就躺下來享受,倒也無所謂。”
“我作為你們爹爹,自然希望把最好的給你們,包括給你們規劃你們最好的人生。”
“然而……這樣的規劃,也不是對每一個人都適用的。”
“就如同並非是每一個人的性格、喜歡的東西都相同一樣。”
“不過你們爹爹我還是希望,你們所有兄弟,可以齊心一致,將這個家族,做大做強。”
“太子,身為兄長,也要對眾多兄弟,多多地扶持扶持。”
“太子也不要心存慶幸,心裡面想著,自己不用出去開荒,太好了。相反,相比起他們或許只是受一些皮肉之苦來說,而你,將來要面臨的問題,或許要更加地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