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海軍營房竟發現女屍,1991年寧波市“9·22”強姦殺人案
可嚴酷的事實是,死者身上確實沒有明顯的印痕,別說醫生髮現不了,就是粗心的法醫也無從發現。
病死,他殺,這舉足輕重的“三八線”,法醫的鑑定一筆千鈞!
程法醫無數次深感肩上的分量。他離開殯儀館,脫下那雙白色的超薄型手術乳膠手套,換下白大褂,表情冷峻,以不容置疑的語氣對部隊保衛人員說:“他人扼頸窒息致死!”
寧波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技術人員應部隊所邀,立馬趕到現場,重新勘查,開展周密調查,但仍未發現他殺痕跡。
部隊認為,營房崗哨林立,老百姓很難進入,哪來他殺之他?偵查員詫異,部隊紀律嚴明,教育有方,死者死後,所有官兵情緒正常。意見方方面面,分析精闢入理,焦點卻或明或暗地落在法醫身上:他殺,不可能。
當然,誰也沒有向法醫直言,只是委婉相告:程法醫,你是不是也去現場看看?然而,部隊保衛人員和公安技術人員兩次察看過的現場,均未發現疑點,法醫又能尋找到什麼呢?
是的,已被打掃過的現場和無法進出的門窗,確實找不出犯罪的蛛絲馬跡。而不能發現罪犯進出現場的痕跡,案件就難以成立。無數雙目光看著程叢根。有期盼,有感激,有不以為然,也有嘲笑。這目光裡複雜的成分越發勃發起法醫強烈的責任感!決不能到此為止,現場沒有找到痕跡不等於沒有痕跡。
幾天過去了。自從第一次現場勘查後,死者用過的被褥等日用品已被洗曬整理過,罪犯可能留下的痕跡也會因此而消失。一個死者用過的枕頭落在法醫手中,套子顯然剛剛洗過,散發著淡淡的香皂味。他在套子中抽出枕芯,幾乎是一寸一寸地尋覓著可疑。
驀地,一塊指頭大小的淡淡的紅色印痕映入法醫眼簾——是血跡!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法醫的血頓時奔騰湧動,他以無法抑制的興奮匆匆跑進化驗室!現代化的化驗器械裡,這尚屬新鮮的血跡很快排除死者和其丈夫的血型。
那麼,是誰的血留在這隻死者用過的枕芯上?
法醫的結論依然斬釘截鐵:是罪犯!可是,查遍營房內的所有官兵,沒有一個在死者被發現前後受過傷的。難道兇犯是老百姓?這時,終於有人想起:死者被發現的當天早上,部隊出操時,其中有個學軍的大學生阮俊華,不慎在石子路上跌了一跤,碰傷了上唇。當時,帶隊的首長叫他及時包紮,但他發揚“兩不怕”精神,忍痛堅持,和部隊同時回到營房。這一事蹟被宣傳幹事知道,即被宣傳為學軍榜樣,黑板報和廣播室接連表揚,難道他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