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狩獵百位宗師
撫山馬場。
六十年前,太上皇在位時,曾派游龍將軍率軍鎮壓,叛亂造反民間組織,當時正在大興土木、挖掘運河工程。
原本財政支出就很困難的大乾王朝,陷於內憂外患的戰爭,太上皇急於做出功績,不惜掏空人力物力,說是要打通與漠北的貿易往來。
好不容易挖通,漠北帝國反手撕毀條約,拒絕和大乾建立貿易,這條大運河便成為打在太上皇臉上的一個耳光。
為挖通那條長達千里的運河,軍隊和普通百姓一起出動,付出十幾萬人性命,導致大半個王朝掀起饑荒災難,最後卻成為爛尾工程。
一瞬間。
三軍譁變,大皇子、二皇子、三公主牽頭,糾結三十萬大軍,舉起清君側的名義,說是有奸臣在教唆皇上,得到民間一致響應。
太上皇勃然大怒,派遣當時聲名鵲起的游龍將軍,前去平定禍亂。
而撫山馬場,就是游龍將軍當時屯兵的地方,日常訓練騎兵,當然騎兵不止是馬匹,還有各種異獸,佔地四五百畝,極其遼闊廣袤。
這場內戰,持續四五年之久,最後游龍將軍獲勝,親手押送大皇子、二皇子、以及三公主迴歸帝京城。
經此一戰,游龍將軍名震大乾、漠北。
最後的結果是,二皇子和三公主被秘密絞殺,大皇子永久關押在刑部天牢,永生不能見天日。
...
許知易站在寸草不生的馬場上,提前抵達的他,因太過無聊,回想起關於撫山馬場的故事。
太上皇...也就是蘇昭烈。
無論怎麼看,他真的不適合當皇帝,如今大乾王朝內憂外患的局面,他至少要承擔一半責任。
直到現在,蘇昭烈依舊昏招頻出。
女帝都被逼得自斬龍脈了,他還在一個勁催女帝生娃呢,若是女帝再暴躁一些,再不孝一些,就算當場給蘇昭烈砍了,後世人估計都不會說什麼。
頂多評價一句:蘇昭烈咎由自取。
黃沙隨風捲起,將許知易身形掩蓋,背襯清晨日光,照亮其輪廓。
噠噠噠...
密集腳步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