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貴公子建議新科選人才,憨憨威逼兵部尚書失敗
柏清玄從茗香閣回府後,對世家大族賄賂受災地官員一事耿耿於懷。
“陛下,整飭吏治以來,各地官員被罷黜者約有上千人之眾。臣以為,此時正是廣納人才的大好時機,臣請旨陛下頒佈敕令,於現有科舉制度基礎上增設博學科、易行科和武科。廣招天下各路賢才,為我信朝江山長治久安貢獻才智。”
皇帝睃巡一週,視線落在次輔水永博身上,“水卿,依你之見,此計如何?”
水永博舉起笏板躬身一揖,徐徐道:“回陛下,微臣以為當下並非執行新科舉的最佳時機。”
“哦?”皇帝眉毛一挑,面帶訝色道:“具體為何,說來聽聽!”
“臣認為,與其大動干戈遍天下普選人才,不如從現有等待恩蔭入仕人選裡挑出合適之人赴任。”
水永博將將說完,吏部尚書呂義康便高聲附和道:“陛下,水部堂所言極是。加設科舉考試不但耗時費力,還要消耗不少國庫支出,相反,從恩蔭子弟裡挑選人才則要容易許多,也能為國庫節省不少開支。”
“是啊,臣亦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呂義康之言激起百官助威,皇帝面露難色,看了眼從容不迫的柏清玄:“柏卿,大臣們都不太贊成你的建議,你作何感想?”
柏清玄眉毛都未皺一下,平靜答道:“回陛下,急候恩蔭入仕之人雖多,可卻都是些無有真才實學的富家子弟。讓他們出任小官小吏尚可,若派他們前往急需整治的地方上任父母官,臣恐他們才能不濟耽誤大事。”
“有無才幹還需篩選,”呂義康直言道:“首輔大人都未見過其人,便一竿子打死所有恩蔭子弟,是否太過武斷?”
柏清玄吸了一口氣,冷靜反駁道:“呂大人,您說的篩選,究竟要以何樣的標準來執行?再者,品德與才幹本就易於偽裝,無論定下何樣標準,總有人弄虛作假賄賂主選官員,呂大人如何保證所選之人一定具備真才實學?”
這話問得呂義康一噎,他沉思片刻,答道:“柏大人,您的意思是說,單靠人力篩選無法區別人才真偽?下官倒想問你,同樣依靠人力篩選的舉孝廉,何以經年不衰盛行好幾個朝代?”
“舉孝廉只為傳揚孝文化,與實幹無關。眼下各地急缺的是循吏,而非孝子,請呂大人分清楚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