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車裡喝酒 作品

第136 章 背鍋

 隨著時間的推移,金陵城內關於漕幫的傳說漸漸流傳開來。曾經那個盛極一時的漕幫,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只留下人們口中的故事和無盡的唏噓。然而,故事並未就此終結。不知過了多久,金陵城又悄然出現了一個漕幫,只是這個漕幫與之前的已大不相同。他們吸取了前車之鑑,行事低調謹慎,再沒有參與進漕運事宜之中,彷彿只是一個普通的民間團體,在金陵城的角落裡默默存在著。 

 漕幫雖被滅,但漕運作為國家經濟的命脈,卻不能因此而中斷。好在漕運都指揮使迅速行動,很快就選定了新的人選監督漕運。這些新上任的官員們深知自已肩負的重任,不敢有絲毫懈怠,漕運在他們的管理下依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糧食依舊通過水道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城,供應宮廷消費、百官俸祿以及軍餉支付等。 

 只是,漕幫在這江湖中經營多年,其背後所牽扯的利益實在太大,相關人員實在太多。漕幫被滅,就相當於動了這些人的財路,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平衡。那些曾經依靠漕幫謀取利益的各方勢力,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因此,忠順王一行還未到京城,朝堂上,因為忠順王滅殺漕幫一事,已經吵翻天了。以御史大夫為首的一幫文臣,紛紛上書彈劾忠順王,指責他行事魯莽,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濫殺無辜,且容易造成漕運混亂不顧及朝堂大局,貿然剿滅漕幫,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他們認為,漕幫雖有不法之處,但也應徐徐圖之,而非採取如此血腥暴力的手段,這不僅會激起江湖的動盪,還會讓朝廷在百姓

心中的形象受損。 

 而其他官員並沒有為忠順王求情,甚至是說話的都沒有,畢竟殺了那麼多人,且沒有任何實質證據。不過漕幫滅不滅不關他們的事,他們只擔心自已的錢袋子會不會丟失了 

 皇帝坐在龍椅上,面色凝重,心中也在權衡利弊。他深知漕幫的問題由來已久,確實需要加以整治,但忠順王此舉也確實有些操之過急,引發了不必要的麻煩。他看著朝堂上爭吵不休的大臣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皇帝的沉默讓朝堂上的氣氛愈發凝重,御史大夫見皇帝沒有處置忠順王的意思,心中暗忖,絕不能讓此事就這般輕描淡寫揭過,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御史大夫再度出班,手持奏疏,言辭懇切地求皇帝處置趙軒。他清了清嗓子,高聲奏道:“陛下,忠勇伯趙軒,身為朝廷重臣,當日伴忠順王出行,卻未能盡勸阻之責。漕幫一事,本可另有緩和之法,他卻任由忠順王大開殺戒,致金陵城內生靈塗炭,如此慘劇,他難辭其咎。臣懇請陛下,撤銷其忠勇伯爵位,將他貶為庶民,以正朝綱,以撫民心。”說罷,伏地叩首,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 

 鎮國公一直靜聽眾人言辭,見形勢對趙軒愈發不利,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說道:“陛下,臣願為忠勇伯趙軒說幾句公道話。當日情形,臣亦有所耳聞。漕幫之患由來已久,其在金陵一帶作威作福,肆意截留漕糧,致前線將士軍需時有短缺,更有甚者,與江湖匪類勾結,妄圖擾亂地方治安,危及社稷安穩。忠順王決意整治,實乃順應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