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留髮辮者,不留頭
“我自受命總管河西以來,每思救濟陷於域外之夏民。”
“爾等父祖,皆夏人也,安可用胡變夏,從彼陋俗?”
“今我西來,為解諸公危困也。”
“諸公當從我令,既保諸公富貴,更使西域諸胡皆變為夏。”
“變異域為華夏,則我華夏可再無陷於異邦之人。”
他忽而一頓,更高聲道。
“今日高昌,留髮辮者,不留頭。”
他冰冷的目光落在高昌王子身上。
“高昌王以為,如何?”
那高昌王子跌坐在王座之上,望見殿外圍緊人群的河西甲士,心中盡是惶恐與無力。
“謹從都護之言。”
楊堅終於止了逼迫,望向殿外。
“請諸公割發。”
護佑僧道,這是楊堅割據河西的合法性。
而申夏人利益於異邦,變夷為夏,則是楊堅為自己據有西域找到的合法性。
合法性,即大義也。
大義在手,方可使人甘心用命。
高昌宮內,那句叫人震怖的話語,尤在敲打著所有人的心絃。
“留髮辮者,不留頭。”
刀劍在側,安敢不從?
—————
光大四年六月初一。
北周西域都護楊堅立故高昌王麴寶茂幼子為王,廢高昌年號,用北周建德年號。
又行割發令,使高昌國人割髮辮用漢儀。
其日,以高昌城為都護駐地,立西域都護府衙署於高昌宮側,令高昌文書俱報王與都護,高昌王命皆須都護副署方得下傳。
其日,北周高熲自敦煌由伊吾督戍卒千人,並避禍河西之僧道千人至於高昌白棘城,其眾詐稱五千。
六月初七。
楊堅遣使者四出,以突厥葉護之名召西域焉耆、龜茲、疏勒、于闐等國遣王子於高昌為質子,以示服從。
六月十六。
故高昌王,庶人麴乾固暴疾卒,楊堅葬之王禮,遂廢高昌國交河、田地二郡,請北周主置伊吾郡於伊吾故地,置高昌鎮於高昌,駐兵屯守,以羈縻西域。
時北周主正用兵齊、蜀,皆從之。
六月十八。
北周主宇文邕興師五萬大出潼關,似欲先復弘農次取洛陽。
齊人以段韶鎮晉陽不可輕動,蘭陵王為宗室不可輕出,議以國丈斛律光引兵卻之。
六月二十五。
南周主聞北周攻齊,忌邊將勢大難制,調劍閣兵萬人南還成都,復加蜀中賦稅,募蠻人精壯數千編為宿衛。
六月二十八。
北周主宇文邕與齊斛律光相持於弘農。
七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