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遇事不決問雲峰
說著他又目光略微茫然地道:“都是陪我打江山的弟兄們,真要下起手來,總歸令人有些捨不得,何況其中還有文忠的後人。”
朱雲峰那份名單裡可不止是後來朱棣靖難封的,還包括很多開國功臣後代。
比如老兄弟徐達的後人徐文爵、徐允禎,外甥李文忠的後人李祖述,湯和的後人湯國祚等等。
其餘人還好說,這三個裡面有兩個好兄弟,一個親外甥,殺哪個都心疼。
所以朱元璋雖然拿到了這份明末投降清朝和李自成的勳貴名單,卻並沒有下定決心殺人,而是在反覆斟酌,思考對策。
現在朱標問起,也算是讓他給自己參考參考意見。
不過說是意見,其實也跟他自己捨不得真殺有很大關係。
別看後來朱元璋大開殺戒,可一部分是因為要維護朱允炆的權力,為的是穩固江山。另外一部分則是那些勳貴本就該死。
除開那些受胡惟庸和藍玉案牽連的勳貴以外,其餘的都是自己犯罪被朱元璋抓到了把柄。
比如周德興的兒子淫亂後宮,朱亮祖貪贓枉法收受賄賂肆意毆打凌辱地方官員,胡美也是淫亂宮禁,廖永忠則是僭越龍鳳違法犯罪,基本都罪有應得。
因此在不需要特意為了維護統治而大肆殺戮的時候,朱元璋還是對老部下們有幾分感情。
當然。
有感情,但不多。
一旦這些老部下威脅到了大明江山,或者擋在了老朱集權的路上,即便是外甥李文忠,朱元璋也會痛下殺手。
最典型的就是胡惟庸案,朱元璋需要處理胡惟庸以及滿朝很多官員來達到他中央集權的目的。
但李文忠看到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殺了很多無辜的人,心中十分不安,於是上奏摺三次死諫,觸怒朱元璋,導致自己差點被處死。
只是目前還沒有老部下威脅到他江山的跡象,太子朱標沒有死,朱允炆也不會上位,藍玉也沒有居功自傲,驕橫跋扈,威脅到皇太孫的統治地位。
因而在大明才剛建立不久,政權尚未穩固的情況下,就這樣毫無理由地大開殺戒,其實有些不智。
至少朱元璋後來開啟殺戮,那也是先誅殺胡惟庸,之後等子嗣藩王取代了各地勳貴,掌握了兵權,再慢慢以胡惟庸為藉口,展開清洗活動。
所以我們能看到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就誅殺了胡惟庸,卻在十年後,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又以胡惟庸案當理由,殺了一批勳貴。
因此不管從個人角度上來考慮,還是從實際政權需要來出發,現在不太好動手,至少不是大開殺戒的好時機。
“父親,萬萬不可!”
朱標聽到朱元璋想按照明末投降和賣國的勳貴祖宗名單殺起,大驚失色道:“雲峰說過,正是父親大肆殺戮,導致離心離德,讓勳貴、百官覺得這大明天下與他們何干,乃至於令後來的大明貪腐橫行,百官肆無忌憚出賣國家,既然知道後來如此,又何必重蹈覆轍?”
“哼!”
朱元璋只是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父親。”
朱標還想再勸。
“好了,我知道了。”
朱元璋不耐煩地道:“我又沒有說要殺,此事再議吧。待我去後世觀史再考慮這件事情。”
“那希望父親踐行與雲峰的承諾,若真要起殺心,務必知會他與孩兒。”
朱標清楚地知道他自己很難勸得動朱元璋,朱元璋的頑固和一意孤行是他早就領教過的事情,因此拿朱雲峰扯大旗道:“孩兒就怕若是不告知他,惹怒了朱雲峰,切斷與我大明的聯繫,未來大明江山........”
“.......”
朱元璋默然片刻,搖搖頭道:“我知道了,此事我答應你便是,既然你已涉及政務,那就談談另外一件事吧。還記得建州女真嗎?”
“記得。”
朱標想起當初朱元璋說要把那支建州女真滅掉,不過他最近一段時間監國,倒是沒發現父親調動過軍隊。
“我得知我大明江山後來為那建奴所得,頗為惱怒,本想派兵把他們屠戮一空,但卻師出無名,若是貿然屠戮,擔心四周藩國驚懼難安,又投了殘元懷抱,因而沒有立即行動。”
朱元璋沉吟道:“我兒覺得,有什麼辦法能夠尋到個理由把建奴除去嗎?”
這是他最近一直在想的事情。
雖然剛開始得知大明江山後來被建州女真搶走非常生氣,甚至當時就想立即發兵,然而第二次去了現代回來之後,也慢慢冷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