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五十七章 師出有名,才能讓人信服(求訂閱)

 “簡單來說,就是要給他們一個公平。不能給他們捏造罪名胡亂定罪,而應該講事實,拿出依據來,讓人心服口服。”

 “太伯爺出馬的話,他作為太子,百官信服,在軍隊當中也有擁躉,品德也被人信賴。”

 “只要他查出證據,擺在事實依據,那麼天下人就會相信胡惟庸真的死不足惜,沒有人會因此而對朝廷的公信力產生質疑,就能把影響降到最低!”

 說到最後,朱雲峰目光看向朱標。

 朱標太完美了。

 完美到百官、軍隊乃至百姓都服他。

 所以他出馬,除非故意包庇,否則應該能拿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

 “哼!”

 然而沉默許久的朱元璋忽然冷哼一聲,說道:“你懂什麼?那些黨羽必要除之。”

 朱雲峰想了想道:“是因為察舉制吧。”

 朱元璋驚訝道:“你知道?”

 “嗯,那肯定的,這段時間我可是沒事就泡在逼乎,天天查資料。”

 朱雲峰嘴角一咧,得意不已。

 雖然他對大明的歷史儲備知識不夠,但架不住逼乎人才多啊。

 有需要就去查,自
然能查出關鍵。

 朱元璋之所以要處理胡惟庸,是為了加強皇權。

 但胡惟庸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利益集團,一大幫子官員跟著他混,那自然得清除乾淨。

 其中根源還在明初察舉制上。

 明初朱元璋就恢復了唐宋時期的科舉制度,但科舉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選拔出來的人能力非常差。

 為此朱元璋不得已學漢代搞察舉制,讓官員舉薦有能力的人出來做官。

 而以李善長、胡惟庸為首的這些人,就不斷舉薦黨羽。

 他們舉薦自己的好友當官,好友再舉薦好友,勢必讓朝堂上全是他們的人,以至於朝政被把持,讓朱元璋生出宰相專權、皇權旁落的危機。

 可以說,受到明初察舉制的影響,這些人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察舉利益集團。

 殺胡惟庸,就得殺一群人!

 因此朱元璋才大肆搞株連屠戮,就是為了消除整個胡惟庸黨羽的影響力。

 “那你倒是說說,這群人該不該殺。”

 朱元璋目露兇光,倒不是對朱雲峰,而是對那些官員。

 “其實殺不殺還是取決於我剛才說的兩個局面。”

 朱雲峰雙手一攤道:“想蠻幹就殺唄,不想蠻幹,想保持朝廷的公信力,就查。有罪殺,無罪放,當官的任上沒有作為就罷黜,公平一點,上下就一定會信服。如果查出胡惟庸一黨全是貪官汙吏,只要證據擺出來,全殺了也沒有人會說什麼。所以我一直強調的不是這些人該不該殺,而是該殺的要怎麼殺,不該殺的不能殺。甚至說句難聽點的話,老祖宗其實你本末倒置了。”

 “本末倒置?”

 朱元璋皺眉道:“什麼意思?”

 “很簡單,你是為了加深皇權而加深皇權,導致人心散了。”

 朱雲峰說道:“最巧妙的方式其實是打著別的旗號加深皇權,比如查貪腐,或者罷黜無能官員,找理由一定要合情合理,而不是捏造罪名。”

 各種史料其實都已經證明胡惟庸沒有能力造反,因此本質上來說,造反就是朱元璋給他按上的罪名。

 這就意味著朱元璋動手的話,管你是不是清官貪官,有能力還是沒有能力,只要是胡惟庸一黨舉薦上來的,那就一律給你按上造反的罪名牽連誅殺。

 不止是官員本人,還有家屬,乃至親密過往的朋友,甚至是鄰居。

 一套組合拳下來,先殺個十幾萬人再說。

 但這樣做還是會回到朱雲峰最早說的那個問題,那就是這麼大肆搞株連,損害的是大明朝廷的公信力。

 胡惟庸造反了沒有,他們自己造反了沒有,他們難道還不知道嗎?

 別人一看你大明這樣對待我們。

 我是個清官,或者我只是個普通百姓,只是與那些人認識,我就得死,還給我捏造了造反的罪名,那我憑什麼要為大明奉獻?

 如此一來,大明歸屬感流失,最終的結果就是人心皆散。

 而朱雲峰的意思很簡單。

 想達成你加強皇權的目的不難,關鍵在於你想不想保持大明的公信力,想不想讓官員和百姓依舊保留歸屬感。

 不想保留就跟歷史上那樣,按個造反的罪名就開始大開殺戒,讓世人膽寒和心寒。

 想保留就得正大光明一點,講事實講道理一點。

 難道胡惟庸一黨人人都是該殺的貪官汙吏,他們的家屬乃至朋友鄰居也都是壞人?

 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就實事求是,講點公平。

 查到是貪官汙吏,殺,沒毛病。

 查到是碌碌無為的庸官,不貪汙也沒幹壞事,那就罷黜。

 查到是有作為的好官,那即便是胡惟庸一黨舉薦,也應該獎勵,甚至升官誇讚。

 這樣一來,上下都信服,堵上所有人的嘴。

 畢竟殺貪官汙吏是沒錯的。

 處理那些以權謀私,囂張跋扈的官員也是沒錯的。

 證據也有。

 只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順便加深了一下皇權而已。

 而朱元璋本末倒置的就是這一點。

 為了加強皇權而大開殺戒,以至於歸屬感和公信力降低。

 卻不知道做事巧妙一點,能達成自己目的的同時,也能夠讓事情合情合理,外人挑不出毛病。

 這其實跟項羽分封諸侯一個道理。

 大家都覺得項羽分封不公平,可又忌憚項羽的實力,不敢與他翻臉。

 此時劉邦站出來指責項羽殺死義帝熊心,聯合諸侯討伐項羽。

 實際上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消滅項羽,但當然不可能把這個真實意圖暴露出來。

 因而用這個藉口就能讓大家站在道德高地上開展聯合討伐的行動。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也是如此。

 師出有名、大義名分,聽起來很虛。

 但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還在講究這
個,就在於它有的時候能發揮巨大作用。

 朱元璋捏造造反的罪名搞屠殺,那百姓和官員肯定不服。

 可如果以反貪腐,或者找到這些官員的罪證殺人,那大家就只能心服口服,這才是最基本的邏輯!

 而若是朱標來操刀,以他本人在朝野的威望,那就更加不會引起別人的惶恐。

 所以師出有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