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黑茶 作品

第44章 朝堂之爭

 元載不僅城府極深,人也是絕頂聰明。

 看到戶部侍郎第五琦也奉召入宮議事,元載就知道這次肯定不是小動,而是要大動,朔方軍乃至於整個關中的兵馬都要跟著調動。

 這無疑是一個機會,一個借刀殺人的好機會。

 正如那一罐薄荷茶,雖然火候還未到,但也值得一喝。

 事實證明元載的猜測並沒有錯,這一次真要大動干戈。

 這次廷議並沒有在宣政殿進行,而是改在紫宸殿內殿,已經趕到的除了右相元載和戶部侍郎第五琦,還有左相王縉、戶部尚書劉宴以及皇太子李適。

 這其中,除了劉宴和第五琦兩個人是具體辦差的官員,剩下的三個人都是站在大唐政治中樞的決策者,尤其是皇太子。

 皇太子李適還不到三十,從父祖那繼承了一副好皮囊。

 跟其他在深宮中長大的皇子不太一樣,李適是在逃難蜀中的顛沛流離中長大的,青年時期更是一直在軍營之中領兵。

 李適從二十歲起就擔任天下兵馬元帥。

 他跟叛軍打過仗,在回紇軍中坐過牢,經歷極其豐富。

 只不過,皇太子李適並不是大唐中樞的第一號決策者,甚至連聖人李豫也不是,因為李豫很多時候要看魚朝恩眼色。

 魚朝恩看似沒有像李輔國那樣對李豫說大家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這種話,但是他說的話比李輔國更加的囂張。

 有一次政事堂議事李豫沒有請魚朝恩,結果他就怒了,公然帶兵闖進了政事堂,對著李豫還有一眾宰相就吼:天下之事,怎不由我?

 李豫對此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因為真的惹不起魚朝恩。

 魚朝恩手裡牢牢握著神策軍,一支將近六萬人的禁軍。

 神策軍原本只是臨洮的一個邊鎮小軍,兵力才區區一千餘人。

 及至天寶之亂,神策軍奉詔進關討賊,乾元元年兵敗鄴城後,神策軍因為原駐地陷於吐蕃之手,於是便將駐地改在了陝州。

 之後節度使衛伯玉入朝為官,神策軍便落入了魚朝恩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