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
馬璘聯合王臣、孟睥、姚令言、段秀實等數百將校聯名寫了一封奏書,甚至連沙州兵馬使閻朝也在奏書了署了名,然後以八百里加急送往瓜州,瓜州再轉往肅州,再轉送甘州然後涼州、會州、原州、徑州、邠州直至長安。
邠州來的信差飛馳進金光門時,李泌也進了紫宸殿。
李泌在這條世界線的處境要比另一條世界線好得多,在另一條世界線,元載已經完全掌控了政事堂,並且把李泌當成了政敵,因而派人誣告李泌,李豫不得已之下,只能夠讓李泌前往揚州避禍,大唐宰相就是這麼囂張,皇帝也得禮讓三分。
其中的原因也不復雜,因為宰相背後站著山東世家,是世家的總代表。
只不過在這條世界線,右相元載卻沒能在魚朝恩倒臺之後掌控政事堂,政事堂的實權反而落入到了太子李適的手中。
所以李泌依然在長安逍遙快活。
前段時間李泌回了一趟終南山,結果回到長安之後就聽說了兵分四路,合攻青海及九曲之地的事情,李泌並沒有去找太子,而是直接找到李豫。
“聖人,太子還年輕,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但你是知道的呀。”李泌道,“此番兵分四路合攻青海河湟以及九曲之地,簡直就是在拿邊軍將士的性命當兒戲。”
李豫並沒有正面回答,反而說了個小故事:“李師來時,法欽禪師剛走,他與朕講了一個佛家典故,說的是兩位高僧大德間的一次對話。”
“名叫寒山的高僧問,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治乎?名叫拾得的高僧答,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頓了頓,李豫又問道:“李師以為此問對如何邪?”
“這是佛家典故中最為有名的寒拾問對,其精髓乃是忍辱之道,與我道家之捨得之道有民曲同工之妙。”李泌蹙眉道,“所以聖人之意是想任由太子放手施為,即便是失之疏忽、錯漏、謬誤甚至敗戰並招致世間毀謗亦是在所不惜,聖人是想籍此來促成太子儘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