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黑茶 作品

第237章 遭遇戰


 無論現在還是古代,無論是冷兵器還是熱兵器,打伏擊從來就不容易,工農紅軍、八路軍甚至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打伏擊也經常有失敗的案例,因為敵人也不是傻子更不是瞎子,他們也會派出偵察兵進行偵察,一旦被發現就會陷入被動。

 打伏擊很容易成功,這屬於典型的倖存者偏差。

 因為歷史書上記錄的大多都是成功的伏擊案例。

 而數量更多的伏擊失敗的案例卻很少被載入史冊。

 不過在特定條件下,伏擊的成功率確實非常之高。

 比如急於行軍之時,比如長途行軍之後疲憊之時,又或者吃了敗仗士氣低落時,就特別容易中伏擊,因為急於行軍時根本沒有時間對沿途地形進行偵察,而一旦士氣低落又或者人困馬乏之時,偵察兵就難免敷衍,也就不會進行認真搜索。

 應該說,達札路恭和尚綺心選的伏擊點和伏擊時機是很準的。

 其一,羅布淖爾距離龜茲六百里,誰敢信吐蕃軍會跑這麼遠來這裡打唐軍伏擊?

 其二,唐軍走到羅布淖爾時已經長途行軍上千裡,正常情況下早已經人困馬乏,警惕性必然會下降,即便斥候騎兵也難免鬆懈。

 有了這兩點,吐蕃軍伏擊成功的可能性是極高的。

 但是,很不幸的是,達札路恭這次遇到的是王臣。

 王臣極為信奉明代李贄的一句話: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無論任何時候,也無論任何地點,王臣都不會輕敵,更不會疏忽大意。

 所以自從沙州西出玉門故關之後,王臣就命令高玄泰的斥候騎兵團前出十五里,對大軍途經的綠洲甚至沙漠展開最嚴密的偵察。

 即便為此拖慢速度也是在所不惜。

 王臣的謹慎,成功的挽救了安西軍。

 最先發現羅布淖爾有伏兵的是左僧伽。

 在穿過一片胡楊林時,左僧伽的眼角餘光忽然發現一簇沙蒿似乎輕微晃動了下。

 儘管已經疲憊到極致,注意力也遠不如平常時集中,但是左僧伽作為一名斥候騎兵的嗅覺本能仍然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