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殿下,你是想要募兵?
黑齒俊皺著眉頭看向李重潤,不知道這位世子殿下心裡打著什麼主意。
李重潤的心裡自然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廬陵王府重建的時間不長,十率也剛剛組建。
但是右內率兵力不足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此時的兵制所導致的。
這個時期的兵制,是自西魏大統年間由宇文泰所創立,一直沿用到北周、隋、唐的府兵制。
府兵制源起於北魏時期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賦役,當兵成為鮮卑人的專利。
楊堅為北周大丞相時,就下令西魏受賜鮮卑姓的漢人可恢復漢姓,開始破除了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規定。
隋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又下令府兵全家一律歸入州縣戶籍,受田耕作,士兵仍有軍籍,但兵士本人則由軍府統領。
府兵制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有事出徵,其主要任務是番上宿衛和徵防。
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稱為折衝府,所有的府兵每隔三年由折衝府進行一次揀點以補充缺額,府兵輔服役的期限從二十一歲至五十九歲。
在府兵服役期間,本身免除各類課稅雜役,但軍資、衣裝、輕武器(弓箭、橫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糧食、均須自備,每一火(一火十人)還得共備供運輸的馬六匹(或用驢),即所謂“六馱馬”。
府兵出兵徵防則由朝廷任命將領統帥,調遣時必須持兵部所下魚符,經州刺史和折衝府將領勘合後,才得發兵。
戰爭結束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這樣,將帥就不能擁兵自重,但最大的缺點則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對軍隊的戰鬥力有很大的影響。
唐代府兵制在太宗和高宗統治前期曾經有效地實行,但自高宗後期以至武后時就逐漸被破壞。
高宗以後,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府兵徵發對象主要是均田農民,隨著均田制的破壞,府兵徵點制失去了賴以實行的經濟條件。
因此,如今武周朝雖然仍然號稱有六百三十三個折衝府,但府兵不堪重負,多有逃散,這才是兵員不足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