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兄弟倆分治荊州
在諸葛亮看來,最理想的,自然是主公劉備繼任荊州刺史,這肯定是最好的。
可惜一時間難以一步到位,只能先想辦法拿實質的地盤。
第二日,劉備和諸葛亮、關羽一起來到刺史府,這才知道,原來昨晚上蔡夫人就將刺史府的大印卷宗之類的全都搬走了。
現在的刺史府,一點重要的資料都沒有了,就是一個空殼。
這也是諸葛亮都沒想到的。
荊州士族,夠決斷啊!
諸葛亮知道,自己還是小看了荊州士族,這裡面,還是有很多高人的。
最麻煩的是,劉琮拿了刺史大印,再換一個地方,照樣可以重豎刺史府大旗,這兩兄弟之間的爭拗就難分對錯了。
這應該就是荊州士族想要的。
可惜對此作為劉備這邊也無可奈何,總不能喧賓奪主啊。
劉琦在劉備的支持下,繼位荊州刺史。
而劉琮在士族的簇擁下,在長沙郡治所臨湘繼任荊州刺史。
荊州一時間出現了兩個刺史。
蒯良也派人來告訴劉表,意思是他兩個兒子劃地而治,襄陽所在的南郡、武陵郡和江夏郡歸劉琦,剩下的長沙郡、零陵郡和桂陽郡歸劉琮。
說起來,這樣的安排已經是很合理了。
因為整個荊州真正繁華的,就是南郡和武陵、江夏。
等於荊州士族已經做了巨大的讓步。
這下就連重病中的劉表都無話可說了,他也表示同意。
而劉表的手下,幾乎所有的文武全都過去跟隨劉琮了。
一方面大家和士族或多或少都有牽連。
最重要的另一方面,那就是他們覺得劉琦以後肯定是個傀儡,會被劉備操控的。
誰也不願意在這樣的一個傀儡手下做事。
大家都不傻,看得很明白的。
對於諸葛亮來說,能夠拿下南郡和武陵郡才是最想要的。
長沙郡什麼的,靠近江東,多事之地,他也瞧不上。
諸葛亮的眼光,始終放在西面的益州。
而南郡和武陵郡,正是西進益州的最重要板塊。
劉琦所得的荊州三郡,其實真正來講,只有兩郡,江夏郡太守黃祖,名義上屬於荊州劉表管轄,實際上和之前的劉備一樣,都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