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稱心如意的風景
“後人曾說,呂戟為了漁民之眼前利,不顧取利之後對大局的影響,是為鼠目寸光。如此這般閻羅認為呂戟當日行事對不對?”
林相能感受到隨著明蘅青這句話落下白紗後面有一道目光向自己望來,九覺給出隱約的預感,明蘅青正是為了這句問話而來。
林相緩緩道:“二代暮子說過,人並不能從歷史中學到什麼,因為身處天地羅網中哪裡看得清當時自己的選擇是在斬破樊籠還是為樊籠另添新枝。當日呂戟行事定然是不悔,他自心胸坦蕩。漁民得其利、金翅虎妖得肉食,巨驪國上下都不曾質疑,那麼在當時看來即是最好的選擇。
“事後釀成這般苦果難道只是因為呂戟當初的蕩清西海群島之舉嗎?那是起因,後面呂戟、漁民、巨驪國的選擇才是把這一因釀成苦果的緣由。
“說呂戟鼠目寸光理在三分,卻有失偏頗。因為事後的災難就否認事前的選擇,那也是一種鼠目寸光。
“人沒有朝天一躍看清命運之河的能力,他們只能藉著河流走過的歷史知道遇到怎樣的波濤應該怎樣控扼自己的小船。
“可是水性千變萬化,人又不是河洛妖,哪能一一應對。他們只能依靠過往似是而非的經驗做出最可靠的選擇,當這個選擇讓自己的小船傾覆後,其他船上的人才會知道此般波濤如此應對會引出何種後果,可這是在下游看著上游的殘骸才能做出的總結,在當時的上游,他們又怎麼看得清下游的形狀呢?
“在我看來,當時的呂戟既然行事無悔,於他無錯。”
“當日冬城有不少人族身居高位,他們不曾直面賁虎獠牙,即使事後聽聞那些留在冬城的人族在城中給虐殺成何等形狀,可不曾見即是虛,只因閻羅踐道、丁守言語離開故土基業,他們會不會想,若是自己沒有離開憑藉以往的地位還是能虎口逃生?人總有這等那等的心思,閻羅也不會否認事後又相遇,不再身居高位需要白手起家的他們,總有一二人會對閻羅心生怨恨,那閻羅可曾悔當日按劍而出的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