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軍節度使——第十八章:慶州風雲(3)
佈下的這個死局中,能夠看到這樣一線光明,是十分
“老叔,要防備李文革對慶州三族提前下手,因此蘆子
關前的騷擾用兵不能停,大仗打不了,總要打些小仗,目的只有一個,牽制住李文革和折家的注意力,讓他們短時間內無力對慶州動手。同時……正好趁機將那些長老會議上高坐的老傢伙們驅趕到前線去……”拓跋光琇已經提出了具體的清洗辦法。
只要這些長老死在前線,定難軍幕府便不會和族中徹底翻臉,進一步改制的事情也會相對容易得多,拓跋彝殷明白,那些整日養尊處優的貴族子弟絕不敢和強大的幕府作對,連他們的父輩都沒戲,這些習慣了高高在上的年輕一輩自然更加沒可能。
“還有一步棋,雖然還沒想透,不過老叔也不妨先做起來。對付李文革這樣的人,不能只從正面想法子。那不是個肯和我們真刀真槍光明正大對陣的傢伙。我擔心的是此刻我們出兵慶州已經晚了。若是能夠趕在李文革自汴梁回來之前動手才是最佳時機。可惜那時候我們剛剛吃掉了細封家,善後事宜還沒有穩妥,實在不是出兵地好時候……”
拓跋光琇今天的思緒無比清晰,這令拓跋彝殷極其欣慰,他溫和地看著這個侄子道:“何樣的棋,如何走。你說便是。你的主張,我向來是最信服的。”
“和靈州的馮家新家主修好,買馬匹皮革給他們,從他們那裡換取糧食物資。甚至可以與他們結盟對付延州地李文革。我留心了這幾個月從汴梁方面傳來的消息,去年秋天那一仗之後,周主明詔封賞了老折家和李文革,連延州的李彬一介文官都沾光拜了使相,卻隻字未提靈州的馮七郎。家主,馮繼業地父親與周主乃是總角至交。如此交情,馮繼業的節度留後職務卻至今不得扶正。爵位加銜一律沒有,老馮暉活著的時候是陳留郡王,死後追封衛王,再怎麼算,馮繼業承襲一個陳國公的世職是穩穩的。然則卻至今沒有動靜,事情明擺著,周主對馮繼業殺兄屠舊極為不滿。因為靈州偏遠,因此一時不曾理會他。等到周主騰出手來,只怕馮繼業連節度留後的位子都坐不穩……”
拓跋彝殷兩隻眼睛炯炯放光,他已經明白拓跋光琇地意思了。
馮繼業殺掉了親生哥哥滿門,連續殺了三個父親留下來的老臣舊將。花費如此大代價卻只換來了一個節度留後,無論如何是不能甘心地。周主越是在扶正和加官進爵的問題上亮著他,他的不滿和恐慌便會越嚴重。像李文革一樣,為了未來能夠有和朝廷對抗的本錢,招兵買馬擴充軍力是勢在必行的。靈州地朔方軍原本乃是關中第一強藩,兵馬近萬,如此龐然大物如今經過快一年的內耗廝殺元氣大損,此刻剩餘兵力頂多只有原先的七成。
靈州實行抓丁兵制,兵士多由民間擄來,仿照朱梁舊例在臉上或者脖項上刺字刺畫以做標識,就像党項人對待奴隸一般。這些士兵一旦逃亡,因為臉上有記號,會很快被地方官民捉住送回節度府。朔方節度府對待逃兵地處置極為殘苛,被捉回去的逃兵很少能夠活下來。再加上朔方軍內待遇低下,某些層面上甚至還保留著初唐府兵的規矩,一個人當兵,其盔甲武器都要由家裡出;這些人卻沒有初唐府兵那樣的榮耀,並不能因軍功而獲得足夠的土地和賞賜,因此往往造成一夫入役全家破產的慘劇。
如此軍制,雖然有效降低了養兵的難度,但卻無法兼顧軍紀;更重要的是,在延州八路軍開始實行逃奴法令之後,大批被刺字充入營伍的靈州士兵紛紛逃亡延州,在延州的流民大營中,雖然日子過得也很苦,卻畢竟是人過的日子。
有這個過節在,馮繼業和李文革之間,即便原先沒有矛盾此刻也有矛盾了。
延州收容了靈州逃兵,李文革又一路由隊正超升八路軍節度使右驍衛大將軍,馮繼業世家子弟如今卻還屈居節度留後。若說這位馮七郎對李文革沒意見,恐怕誰都不會信。
在這種局面下,說不定馮繼業真的有可能和平夏部結盟。
就算可能性極小,這件事也還是值得試一試的。
拓跋彝殷長長出了一口氣,今天自己這一趟算是沒有白來。
……
在洛源縣東部,白于山的西南角,有一個鎮子名叫馬嶺寨,這是一個胡漢混雜而居的小鎮,平日裡市易繁忙,往來商隊不絕。在馬嶺寨北面十八里處,有一個方圓百餘里的小山坳,在這個山坳中,居住著一個總人口兩千餘帳的部族,這便是慶州僅次於野雞族的殺牛族部眾。
殺牛族與野雞族有世仇,自從年初野雞族扯旗造反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