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室廢人 作品

第三卷:一代天驕——第二十七章:戰爭的腳步(1)

 他拿著文稿細細讀來,在座的眾軍將聽得明白,這是一份一攬子擴軍計劃,秦浩然建設兩鎮十七團步騎的方略不但在這個方案裡被全盤接受,甚至還有所擴張,按照這個計劃,在填滿編制之後,八路軍將擁有十九個團的戰鬥兵力,這還是在相應的廂兵兵力沒有計算在內的情況下。

 這份方案讀完,崔褒又拿出了一份李****親自執筆撰寫的晉升命令,晉升八路軍司馬兼都廂兵使周正裕為雲麾將軍從三品,晉升八路軍都監軍使兼延慶鎮監軍使魏遜為忠武將軍正四品上,晉升八路軍都虞侯使兼靈夏鎮指揮使沈宸為忠武將軍正四品上,晉升延慶鎮左提轄折御卿為寧遠將軍正五品下,晉升延慶鎮右提轄梁宣為遊擊將軍從五品下,晉升延慶鎮虞侯郎中凌普為遊擊將軍從五品下,晉升延慶鎮監事郎中楊利為遊騎將軍從五品上,晉升延慶鎮廂兵郎中劉衡為昭武校尉正六品上;晉升靈夏鎮左提轄荊海為昭武校尉正六品上,晉升靈夏鎮右提轄狄懷威為昭武校尉正六品上,晉升靈夏鎮虞侯郎中康石頭為昭武校尉正六品上。

 這份晉升命令當中所涉及的人員均是團級以上軍官,團級以下軍官的任職和晉升自此時起便歸八路軍都監軍司掌管,李****不再詳細過問。

 這是李****主持延州軍務以來所進行的第三次軍制改革,也是最為徹底的一次,這次改革徹底確定了鎮一級軍事單位作為戰略兵團的核心地位。這次改革的另外一個重要成果是建立了一個相對配套的軍區預備役制度,在縣一級行政單位設團練處(營級),在州一級行政單位設團練署(團級),兩州設一個鎮守府(協級),而各鎮守府則向八路軍司馬書房下屬的預備軍司負責。

 在這次改革中,李****終於將八路軍總部機關完整地建立了起來,八路軍節度府下設司馬書房、都虞侯司、都監軍司三個單位。司馬書房下轄都軍器司、都軍工司、預備軍司、都廂兵司四個職能司,而都虞侯司下面則設立了騎軍都指揮使司、水軍都指揮使司和炮軍都指揮使司三個軍種司以及運籌司、兵要司、通令司、操演司、軍務司五個職能司,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總參謀部;都監軍司下轄武選司、考功司、教諭司、宿衛司、軍法司五個職能司。

 經過這次改革,八路軍內部從下到上形成了科、曹、司、都司四級機關體系,在地方上也形成了處、署、府三級預備兵制度,李****將自己這種架構統稱為府兵制,但是很明顯,這種府兵制與初唐半農半兵的府兵制有著天壤之別。

 所有變革條款全部說畢退

到一邊,李****站了起來了清喉嚨,微微笑著道:“幾個月前小秦定這個擴軍方略時,我還以為瘋狂,卻不想如今自己弄將起來,居然比他還要瘋狂……”

 他頓了頓子裡面沒有人笑,他自顧自轉了一圈,這才慢慢開口:“算上細封那邊們現在不僅僅已經有了六個州的地盤,同時還擁有了廣大的戰略迴旋空間和一個穩固且豐饒肥沃的農業基地,這幾個月以來,流民和關中的常住人口像瘋了一樣往咱們的地盤上湧今咱們地盤上的人口總數已經將近達到八十萬當然,靈州還沒有完全拿下來,這一塊打個埋伏,七十萬總是有的,以這樣的人口基數,以咱們目前的財力養個三五萬兵倒還勉強撐得住,糧食還要依賴進口南是朝廷的糧倉,我們這兩

 糧東糧價暴漲,朝廷早已不耐煩了中經自三司三番五次來行文,要咱們稍斂行跡……”

 說到這裡,他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

 為了這個問題,他已經連續不眠不休地開了幾天幾夜的會了,糧食是農業時代的根本,民以食為天,自己在西北搞工業大躍進,若沒有足夠的糧食進口量來支撐,就不能做到極盡可能地從土地上解放生產力,即便在近期靈州拿下,沒有足夠的糧食也難以穩定。經過兩年來的大幅度買糧,也經過了廣順三年秋季延州公田及軍墾農莊的第一批收穫,他手頭現在很是有點庫存,因此雖然在一念之間地盤擴大為原先的二十倍以上,他的糧食儲備也還遠沒到捉襟見肘的地步,目前就生活狀況而言他麾下諸州的老百姓算是過得最富足的,這也是外地人口大批量湧入延慶地區的根本原因。當然,這個結果是以淮南產量區的糧食過度輸出為基礎的,今年冬天淮南地區餓死了不少人,這也就意味著這個天下糧倉明年的產糧效能將大幅度下降。

 對於別人的地盤上餓死幾個人,李****原本是無所謂的,他雖然始終秉持理想,卻也還沒有為了理想而罔顧現實的地步,但是淮南產糧區一旦完蛋,自己又沒有新的糧源,那麼就只剩下塞北河套一個指望了,這在近期未免過於危險。因此對於淮南的問題他召集了幾次會議,著實認真地探討了一番這個問題。

 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是陳哲,他提出兩個要點,第一個是將糧食來源的目的地向南遷移,越過後周朝廷和南唐吳越去做生意,江南不似中原受戰火荼毒那麼慘烈,還是有一定糧食潛力的。當然,要大張旗鼓將南方的稻米運回西北延州,必須要走水路,那也意味著根本沒有秘密可言,朝廷對此要是能夠坐視那就怪了,因此陳哲提出的第二個要點就是,所購南糧並不北運,而是過江即賣,從江南弄來的稻米在淮南上市銷售,一方面平抑淮南的糧價,一方面也能恢復淮南的生產力,讓農戶們能夠撐過這一年的青黃不接期;至於還有一方面,就是不至於引起朝廷的懷,糧食從南唐進來,在大周腹地消化掉,這誰也罪不到遠在西北的李太尉頭上,而李太尉正好可以借這筆糧食上的小小差價適度收回一部分這兩年因為買糧而消耗在淮南的銅錢。這樣能夠做到“可持續展”的妙主意,也虧得陳哲能夠想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