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歸來的李清照

 元符三年,儋州。

 一位身著文士衣服,年過六旬的老者,安穩地坐在海邊一個高高凸起的石頭之上,手中拿著一個魚竿,正在釣魚。

 如此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一位老者,誰也不是想到他曾經是大宋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造詣頗高,曾經一度做到大宋的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的蘇軾,蘇子瞻。

 忽地,魚線一陣抖動,看似在打盹的蘇軾猛地睜開雙眼,抽動魚竿,一條約莫兩個成年人巴掌大小的魚,隨著他的這一提,直接躍出水面。

 蘇軾熟練地將魚從魚鉤上解下,將之放入到一旁裝著水的陶罐之中。

 只見那陶罐子之中,已經有了兩三條相同大小的魚,外加好幾只大螃蟹。

 隨後,蘇軾再度掛上餌料,將魚鉤拋入到不遠處的海水之中。

 看著波光粼粼的海面,蘇軾的思緒不由得回到了過去。

 他自嘉佑二年,仁宗時期進士及第以後,便開始進入官場,一開始倒也順利,在各地方任職,算是穩紮穩打。

 後來因為王安石推行新法,他指出了王安石新法中的一系列弊端,之後便與王安石交惡。

 之後便是他一生的轉折點,烏臺詩案。

 因為他給當時的官家呈上了一封《湖州謝上表》,因為其中一些個人的情緒,而被御史臺彈劾,押送京師,關入大牢。

 所幸,當時很多人都對他伸出了援手,即使是王安石也不例外。

 他也因此免除死罪,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一個準六品官,無實權,乃是專門用來安置被貶人員的官職。

 待到當今官家即位,因為官家年幼,所以太后輔政,舊黨的代表人物司馬光被重新啟用,這下子又輪到了新黨的王安石被打壓。

 因為他之前指出了新政的弊端,自然而然就被舊黨眾人當成了同道中人,他也因為此一路升遷。

 但是他發現,舊黨與新黨一樣,在掌握權柄之後,一味的打壓異己,不幹實事,於是他面對如此現象屢次提出抨擊。

 如此一來,又遭到了舊黨的反對。

 為了避禍,他便前往了外地任職。

 之後因為弟弟蘇轍的關係,他倒是重新回到了中央任職,先後擔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

 但還是那個問題,政見不合。

 於是他再度前往外地任職。

 而隨著舊黨人物高太后的去世,官家執掌大權,新黨重新執政。

 那之前被打上舊黨標籤的他,自然也就逃不開被打壓的命運。

 一開始僅僅是被貶惠州,之後則是儋州。

 在大宋,被貶儋州已經算是比滿門抄斬略低一層的刑罰了。

 而這一次,蘇軾感覺到,他可能要在儋州埋骨了。

 正在蘇軾感慨的時候,一位孩童一路小跑,來到了蘇軾的身後。

 聽著了身後傳來的動靜,蘇軾轉過身子。

 他認出了這位孩童。

 從他被貶儋州,已經過去三年,他已經將這裡當成了第二故鄉。

 因此,他在此地開辦學堂,教導學生。

 而眼前的這位孩童就是學堂中的一員。

 “先生……先生……有你的信。”

 孩童雙手扶著膝蓋,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嗯?信?

 對於孩童的言語,蘇軾的心中心中升起一團疑問。

 自從他被貶儋州之後,除了好友的幾人,幾乎是所有人都對他避之不及。

 在這個時候,竟然還會有人寄信給他。

 接過孩童遞來的信件,看著信上的熟悉字體,蘇軾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一個故人的身影。

 打開信件,蘇軾的臉上露出了了然之色,與他料想的不差,寄信之人正是他的學生之一,如今大宋的禮部員外郎李格非。

 懷著好奇,蘇軾決定看看,他的這位學生究竟因為何事要找自己。

 蘇軾的目光在信上快速得掠過,很快這位曾經大宋重臣的臉上便浮現出一抹驚容。

 信中提到的事情實在是太過令人震驚。

 他的學生李格非在信中所言,他竟然找到了畝產千斤的作物!

 要知道,即使是大宋初年傳入國內的占城稻,即使生長在條件極為優渥的良田之中,一年的產量撐死了也就三百多斤。

 這畝產千斤的糧食又從何說起。

 不過,雖然蘇軾對此持有懷疑的態度,但是他對於他的這位學生,瞭解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