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二百三十九章 北宋君臣

 大力打擊元祐大臣,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蘇轍等舊黨於嶺南。

 原以為他們這些舊黨會就此沉寂下去,但是今日,蘇軾卻給他寄來了一封信。

 本來,他認為,這是一封請罪之信,想要請求他的寬恕,或者想要換一個地方。

 但是誰曾想,信中的內容卻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

 盯著被攤在龍案上的那張皺巴巴的紙張,即使是趙煦,一時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如果是假的,那此事就全當成一個笑話看待,蘇軾就等著老死在儋州吧。

 但是,如果是真的話……

 那不僅對於現在的大宋,對於將來,百年之後的大宋,也影響深遠。

 憑藉這個,大宋將迎來遠超漢唐的盛世。

 考慮了幾息的時間,趙煦用低沉地聲音向殿外喊道。

 “來人,將左相喊來。”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後,一位六十餘歲,頭戴長翅硬腳幞頭帽,身穿一身曲領大袖袍,腳踩革履的老者,踱著小步,低首走入殿中。

 “臣章惇參見官家。”

 見到章惇,趙煦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與他父親神宗時期重用王安石一般,他現在也在重用著章惇,在推行新法。

 如今,在章惇的主持下,新法已經基本恢復。

 “章愛卿,你看看此物。”

 趙煦在章惇的面前揚了揚手中的信件。

 章惇幾步上前,從趙煦手中恭敬地接過有些皺巴巴的信件。

 眼睛略微一掃,章惇便知曉了寄信人是誰。

 被貶謫到儋州的蘇軾,他曾經的好友。

 兩人最初結識與嘉佑二年的科舉。

 回想起那年的科舉,章惇就有些思緒難平。

 因為,那幾乎可以稱得上自科舉誕生以來,最為出名的一次科舉。

 主考官歐陽修,大宋文壇領袖,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無論是文學,還是政治,都可以穩坐榜首的位置。

 副考官王珪,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這也就是他目前的職位,已是朝臣的巔峰,甚至在身前就被封為郇國公。

 副考官韓絳,四度出任宰輔,又被四次罷免,在大宋算是一代傳奇。

 閱卷人梅堯臣,文學方面能夠與歐陽修其名,對於宋詞影響深遠,稱之為“宋詞開山祖師”都不為過。

 幾人都是大宋文壇泰斗,可以說,佔據了半個文壇。

 如此陣容的考官,想要聚集起來,已實屬不易。

 而當時的考生,同樣不是凡人。

 首先便是蘇軾蘇轍兩兄弟。

 那一年,這對兄弟應試及第,名動京師。

 事實上,後來的發展也確實說明了這對兄弟才學橫溢。

 蘇軾,如今已在歐陽修之後,成為了如今大宋文壇的執牛耳者,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即使是他,也自愧不如。

 蘇轍,雖然在文學方面不如蘇軾,但是其官運亨通,甚至做到了宰輔之位。

 除了這兩兄弟外。

 還有著曾鞏,曾布,程顥、程頤這兩對兄弟。

 曾鞏,曾布這兩兄弟的情況,倒是和二蘇的情況差不多。

 哥哥曾鞏,官職不顯,但是文學造詣頗高。

 弟弟曾布,同樣文學不及哥哥曾鞏,但是官路同樣異常順利,如今擔任翰林學士,兼戶部尚書。

 至於程顥、程頤這兩兄弟,官路倒是不怎麼順暢,但是聽說他們開創了一個儒家學說,名為理學。

 拋開以上的這三對兄弟,那年科舉,還出現了許多驚豔才才的人物。

 張載,官職雖然不高,但是同樣創立了一個“關學”學說,當然,令他如此印象深刻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張載的《橫渠四句》。

 即使是現在,在位列左相之職的他讀來,也難免心神激盪。

 呂惠卿,曾官至宰輔,曾經是變法中的二號人物。

 不過,經過了太后干政一事,目前已經無法進入大宋決策的中心。

 即使這些這些在曾經的大宋,佔據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人,在當年,可是都沒有人能夠染指前三名。

 他的族侄章衡,則是那年的狀元。

 至於他自己,雖然考中進士,但是由於在族侄章衡之下,深以為恥。

 因而,他就放棄了當年的進士資格,轉而來年再考。

 當然,他與蘇軾的關係到這裡並沒有結束。

 嘉祐四年,他考中進士,這次的成績他還是比較滿意的,一甲第五名,開封府試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