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御前質詢會議
“每年走私貨物價值數萬兩白銀,稅款記錄呢!”
“此等行徑,這是對國法的公然挑釁!”
說著,嚴世蕃也不等其他人說話,繼續翻著奏本,開始報上面調查到的證據。
“嘉靖三十四年始,沈家通過私開海運,每年從南洋進口香料和寶石,價值約八千兩白銀,未申報的走私貨物價值約四千兩白銀。”
“周氏家族與沈氏家族合作亦有記錄。”
“自嘉靖三十七年起,周氏家族為沈氏家族提供海運服務,幫助其走私香料和寶石,從中抽取一成的利潤!”
“三年間,累計獲利三千兩白銀。”
“而這上面,白紙黑字的記錄著……”說著,嚴世蕃來到徐階面前“啪”的一下扣住奏本,盯著徐階投下來的目光,冷聲道:
“徐閣老的家族與周氏的交易。”
“上面說的清楚楚,自嘉靖三十五年至嘉靖三十九年,徐階家族通過周氏家族的海運服務,進口了價值約一萬兩白銀的海外貨物。”
“其中合法申報的部分,僅僅佔了一半不到,而另一大半,卻是涉嫌走私!”
“徐閣老,解釋解釋吧!”
這是奏本上明著寫的了,屬於必須要清的賬。
聽到這裡,張居正知道自己該上場了。
“小閣老,關於周氏家族與沈氏家族的交易,我等皆應持審慎態度。”
“國法如山,不容侵犯,然在查明事實真相之前,不宜過早定論。”
“徐閣老素來以清廉自持,朝中上下有目共睹,對家族事務,他未必事必躬親。”張居正的語氣溫和,“或許並不盡知其中曲折。”
今天的目的,就是質詢,自辯。
(注:古代沒有現代意義上的“質詢制度”,但類似的概念確實存在,比如廷議,服務於創作,用了質詢。)
所以,清流一派,必須要拿出十二萬分的精神來對待嚴世蕃提出的所有疑問。
甚至,從理性出發,他們更希望嚴世蕃問的再細一些,再詳細一些,再刻薄一些。一瞬間,念頭閃過,張居正繼續開口。
“為解此疑雲,我建議成立一個特別審查小組,由朝中公正無私之士組成,徹查此事。”
“全程由西廠,陳洪公公負責監督!”說著,張居正對著陳洪拱了拱手。
“哼!”陳洪心底冷笑一聲,覺得張居正這是在恭維討好自己。
張居正自然不知道陳洪心裡的想法,繼續有條不紊的開口。
“不僅要調查周氏與沈氏的走私活動,更要詳細審查徐閣老家族與周氏家族的交易記錄,確保每一條記錄都能經得起檢驗!”
“若有作奸犯科者,依法嚴辦。”
聽到這裡,精舍中的嘉靖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隨手一甩,銅罄發出聲響,算是許了。
也是給他們接下來的演出,定了一個方向。對了,就朝著錢、商人,這方面深挖。
嚴世蕃聽到這聲音,當即閉嘴。
“少湖啊,”嚴嵩這時無縫銜接,“此事,伱意下如何?”
“就依太嶽所言。”徐階微微頷首。
太嶽雖然也是張居正的號,但以二人的親密關係,自然不是暗諷的意思。
徐階神情間絲毫沒有半分異樣,此時的徐階,徐閣老,早就恢復了以往的神態。
這出戏,他看的分明,皇帝就要拿他第一個開刀,然後給“舞臺”定調。
解決了徐階家族與商賈往來的問題後,接下來,大殿上嚴世蕃一個人對抗所有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