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風過 作品

第三十七章 不甘心的陸金波

 但是作為出版商的陸金波,過分熱衷於商業化包裝、炒作,以壓榨作者的文學信譽來追求短平快的市場收益,同樣也備受人詬病,也是最讓張潮顧慮的一點。

 而張潮作為新人,雖然在網絡上、媒體上

已經颳起了一陣旋風,但是出版了第一本書,才算是在文學界的正式亮相,也關乎外界對他的觀感和定位。

 如果選擇唄榕文化,張潮都能想到陸金波會給自己安上多少頭銜——

 “十年一遇的文學天才”“博覽群書的孤獨少年”“挑戰權威的叛逆者”“偏科怪才”“青春文學的扛鼎之作”……

 然後就是一大堆的商業活動,什麼綜藝節目、娛樂雜誌、全國巡迴籤售……估計一個都會少,想想都頭皮發麻。很可能今後自己都只能走娛樂化、明星化作家這條路了。

 在這點上,選擇花城社這種傳統大社,想必會沉穩許多,自己也不用過多捲入繁雜的事務裡。而且花城社憑藉幾十年經營的渠道和媒體資源,銷售的後勁應該比唄榕文化更強。

 多方考量以後,張潮才忍痛選擇了花城社。但是他也不願斷了和陸金波的合作可能,畢竟陸金波出了名的對作者慷慨。所以把《少年如你》籤給花城社,把雜評集籤給唄榕文化,是最優的選擇。

 次日,張潮未寫完的小說竟引發出版社瘋搶,並最終以極高的版稅標準簽約花城社的新聞,又給關注他的人群和文學界,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雖然朱妍玲守口如瓶,沒有透露具體的數字,但是其他編輯還是透了一點風出來,讓大眾知道了大概是15,這個出版界的天花板比例。

 頓時就有不少一輩子沒有拿過版稅,只能賺千字xx元稿酬的老作家們義憤填膺了,紛紛發文痛斥出版社節操淪喪、毫無底線,為了炒作一個文學新人,不惜辱身相侍。也形成了一股“倒張”的浪潮。

 可惜這股浪潮多停留在紙媒上,張潮身處校園,雖然偶能上網,卻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