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張潮的問題被昇華了!
“港島的大學真是欺人太甚!”
“狀元他們要搶,連偏科的也要搶!”
“不就是有兩個臭錢嗎!”
“有錢不好嗎?去年Bj一個考了670的選了港大,一年有16萬港幣的獎學金哦!”
“16萬?還港幣?嗨,早知道我也去了,我分還高些呢。”
“……”
在《新燕京報》一則《港島大學的招生政策刺痛了誰》的新聞報道被陸續轉載後,類似的聊天就經常在內地高校的師生間發生。
而作為引發這個話題風暴的中心人物——張潮,自然也經常被拿來出來討論。
有些人認為既然張潮自己都說了“一篇作文上大學”有違教育公平,那他自己就應該說到做到,憑本事考上哪所就是哪所;或者乾脆接受港島大學的特招,不要和內地學生搶名額。
有些人則認為張潮本身就不屬於“一篇作文上大學”的定義——他可出了一本書呢,而且是八零後作家中第一個能把有份量的作品發表在《花城》這種純文學刊物上的。
有些人則認為,張潮並不屬於韓涵那樣典型的叛逆青年,單純只是偏科而已。聽說他一模語文考了145,二模又考了個146,足以證明他在學習上花了功夫。韓涵那是連語文都考不及格的。這樣的學生為什麼不給他一點機會呢?
出人意料的是,持後兩種觀點的主力軍竟然是燕大的學生,尤其是有一群燕大中文系的學生,更是出征各大BBs,與人唇槍舌劍。
而敏感的人則發現,平時最熱衷於在網絡和媒體上“大放厥詞”的張潮,卻異常的沉默。
內地教育單位中最先向張潮伸出橄欖枝的是魯迅文學院。魯院表示,今年即將舉辦第三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為期半年,所有學員均由省級作協保送,每省1人。
對於張潮,雖然他還不是作協成員,但只要他願意,魯院將特事特辦,越過省市兩級作協,直接錄取。
魯院這個高研班雖然不是什麼正經的學歷教育,但是牌子卻是一等一的硬氣。不僅因為魯院的名氣,也是因為這個班是禮部發起、全國作協負責業務指導的,規格極高。
魯院高研班屬於寫到自己的履歷裡,絕對不丟人的那種學習經歷。
魯院的這個表態可以說是為輿論火上澆油,已經有不少關於此事的討論上升到了質疑教育體制的層面。
5月中旬,長福三中迎來了這些年來最為特殊的和重量級的來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