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風過 作品

第七十章 你懂什麼大先生?


 7月初,魯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迎來了第一次文學沙龍,主題是“魯迅作品的現代性”。

 魯院既然以大先生的名字命名,那麼每一屆高研班,都會有一個相關的專題活動,有時候是專家講座,有時候是研討會,而這次選擇的形式是文學沙龍。

 文學沙龍相對來說比較輕鬆,大家把教室裡的桌椅排成了相圍而坐的形式,桌上擺了果盤和茶水,還真有點暢所欲言的氛圍。

 不過形式雖然輕鬆,也是要有人主持大局的,這次沙龍主持人是魯院的張院長,同時安排了人記錄發言。

 這次高研班將在7月底進行一次考核,選拔可以進入燕師大“作家研究生班”的人選。所以每次集中研討、文學沙龍都會成為記錄在案,成為考核的一部分。

 2004年畢竟不同於1988年。這屆高研班的大多數學員都有本科文憑,一部分已經有了碩士文憑,像張洪傑甚至已經是歷史學博士了,所以普遍對碩士學位的需求並不像當年那些前輩那樣強烈。

 而且讀碩士需要脫產兩年,學員們基本都已經有家有室,也是單位的骨幹,無論家庭還是事業都不允許他們有兩年的空窗期。因此最後選擇讀碩士的恐怕不會很多。

 在主持人張院長的簡短髮言以後,學院就開始熱烈討論起來。

 首先是對於“現代性”的定義上,學員們還是比較快地達成了一致,認為這裡的“現代性”主要還是指文藝或文學領域的現代性,即審美現代性——

 解構宏大敘事,意味著將文學作品的平面化、瑣細化和去深度化,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和後現代主義都可包含在現代性當中……

 但是對於大先生作品中的現代性,大家則有著比較大的分歧。

 許多學員認為大先生的一部分作品,如《故事新編》裡的《眉間尺》(又叫《鑄劍》)、《起死》,以及《吶喊》裡的《白光》,具有一定的現代性,但是整體而言,大先生作品的框架仍然較為傳統,有些諷刺與隱喻的使用過於直白。與同時代的小說家施蟄存能嫻熟應用精神分析、心理分析相比,顯然過於保守了。

 甚至有學員進一步批評道,大先生的作品與思想都已經落伍了,當代作家有更好的學習對象,甚至應該徹底摒棄。

 這樣的言論引得不少人贊同。雖然也有一部分同學持反對意見,但是聲量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