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風過 作品

第八十五章 (第二更)青春文學,爺玩夠了

 格斐是一個喜歡在結構上做文章、營造迷宮一樣敘事的作家。所以他對張潮的《少年的巴比倫》特別感興趣,兩人就的技法探討了半天,但

是讓臺下的記者昏昏欲睡……

 終於記者忍不住了,在提問環節問張潮道:“下午春風社在與你的簽約儀式上透露,你的新《蝸居》將一改以往青春校園和愛情題材,是一部現實主義風格濃厚的作品。請問這樣的改變出於何種目的?你不擔心會導致新書銷量下滑嗎?”

 格斐聽了這個問題,也饒有興趣地補充問道:“你不要做校園作家啦,你不怕失去你的讀者?”

 張潮想了一會,才拿起話筒回答道:“我們聽說過有的作家可以始終保持一顆童心,也聽說過有的作家在心態上永遠保持年輕——但是,誰聽說過哪個作家會永遠停留在‘青春期’?這個年齡段實在太特殊了,太多變了。所以無論是‘青春校園’還是‘青春愛情’,本質上都是與這個年齡段的讀者,進行了一次荷爾蒙的共鳴。

 如果作者本身是同齡人,熟悉他們的生活內容、語言習慣、興趣愛好……那麼寫出來的作品才是鮮活的。我會長大,我的作品會長大,我的讀者也會長大。關於十七八歲的青春、十七八歲的校園、十七八歲的愛情,我所有的經驗、所有的感觸、所有的思考,都在《少年如你》《少年的巴比倫》和《你的名字》三部作品裡寫完了。

 如果有更年輕的讀者想要了解我筆下的青春是什麼樣的,只需要看這三部就好了。我不想一次又一次重複自己,強行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停留在‘青春期’裡。也許我20歲的時候這樣寫大家還看不出來,那25歲呢?30歲呢?要是到40歲,我還在寫‘青春文學’呢?

 這樣只會讓我變成一顆越長越大的青春痘。青春痘不管再紅再亮,裡面都是一包膿水。”

 最後這句比喻一出,臺下一片譁然。格斐玩味地看著張潮,開玩笑道:“你這麼說,會得罪很多人。”

 張潮苦笑,今天早上的事情,恐怕就已經把不少人得罪透了。

 書展的第三天,就是萬眾期待的作者見面以及籤售會了。

 張潮一早就坐在椅子上,開始微笑著給讀者簽名、合影。他的“攤位”也是記者最多的,除了昨天的新聞效應,關鍵是找他簽名的讀者人數太誇張了,想不注意到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