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風過 作品

第一百零二章 你是中國文壇未來二十年的希望

 兩個老頭鬥了半天嘴,王濛才截住話頭,問了張潮一句:“你知道我們作協內部,開會時說到你有幾次嗎?”

 張潮搖搖頭。

 王濛道:“我算算看——你把‘新理念作文大賽’轟倒了算一次,研究要不要招你上魯院高研班一次,滬上書展你打了‘青春痘’那個比方後一次,還有最近的莊重文獎又是一次。

 從來沒有一個20歲的年輕作家,能讓我們這些中老年人,說起這麼多次。”

 張潮道:“我這一點點成績,何德何能……”

 王濛道:“你別高興得太早,不全是誇你的。說你譁眾取寵的大有人在。”

 一句話讓張潮把謙虛的話憋回去了。

 王濛接著道:“但是討論來討論去,我們普遍還是覺得你是個好孩子。我們文學界,沉寂得太久了——‘萬馬齊喑究可哀’啊。

 其實在你之前,也出來了幾個年輕人,但那時候我們這些中老年人除了記者採訪的時候,說幾句漂亮話以外,對他們的成長是沒有任何關注、幫助的。

 鐵寧副主席曾經說過,現在他們發展成這樣,我們協會有責任。以後,我們是要被他們指著脊樑骨罵的!”

 張潮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韓涵,老作家白曄評價他“還離文壇很遠”後,他爆出了那句經典名言——“什麼壇到最後都是祭壇,什麼圈到最後都是花圈。”

 錢教授道:“而且只有幾個年輕人也不夠啊。新文化運動以來,我們還有沒有哪個時代,像90年代到2000年初這段時間一樣,幾乎沒有出現能照亮整個文壇的新星,活躍的幾乎都是成名至少十幾二十年的老作家。”

 孔磬冬道:“這也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有關。90年代……確實太特殊了。”

 王濛道:“不管什麼原因,沒有就是沒有。文壇和我們的作協,都太小圈子化了。自從上世紀80年代的文學井噴以後,就再也沒有人來打破這個壁壘。

 我們的文學刊物也是,好多現在都只接受熟悉的作者內部投稿了。新人要想出頭,得寫的比老作者好得多才行。要都是這樣的標準,我當年就出不了頭,劉新武他們也出不了頭。

 甚至有些作家,各類作品發表了幾部甚至十幾部,都引起了不少反響了,可我們內部還是視而不見。像那個王小波,到死,也沒有摸到所謂‘文壇’的邊。

 他寫的那麼好,多少年輕人喜歡,但我們這些‘文壇’上的人,還是避而不談,好像這個死人還會和我們爭什麼似的。”

 這一番話,聽的在座的人,都是一陣沉默。

 他轉頭對張潮道:“張潮,你要多寫、儘管寫、大膽寫,不要管那些條條框框。你要給未來二十年的國內文壇,為那些年輕作家衝一條路出來,給他們點亮火炬,知道沉下心來寫作,是有希望的,文學不會辜負大家。

 你不是喜歡就像大先生麼?那就送一句大先生的話給你——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