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掀開一個又一個宇宙
說到這裡,秦宇轉身在黑板畫上了地球環繞太陽公轉軌道的模型,以及這顆黑星沿地月方向追趕來的大致路徑,
“在第四階段,由於黑星進入地球大氣產生摩擦,會發生比1000公里和300公里處,更加複雜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現象。”
“並且25馬赫的進入速度會產生巨大的氣動加熱,引起大規模的行星重量損失和外形變化,建立模型就要考慮超高速空氣動力學、超高速碰撞動力學兩種問題……”
他在上面羅列了多達數十種需要考慮的黑星信息和物理數學問題,很快就密密麻麻寫滿了整面黑板。
在簡單分配了下任務後,這數十種信息的計算便均攤到每個人頭上,他們需要先把各種零散瑣碎的數據單獨整理出來。
唯一能跟秦宇接著討論的就剩陳嬌龍,師徒倆人站在黑板前分析如何將龐雜的信息彙總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計算方案。
戴隆在艾爾布魯斯超級電腦上,模擬黑星的初始重量、進入彈道、解體時序、空中爆炸情況、燒蝕係數、流明係數、能量沉積等;
謝小棠則在鐵浮屠同時運行七八個軟件,如aica、cart3d、laura軟件、nts軟件等,根據黑星重量、飛行方向、亮度變化曲線等,尋找落點……
“已經切換三種計算思路了,單純型法、hyp2000、鄰居算法都用過了,最終計算結果均不收斂,無法實現可靠的黑星落點定位!”
陳嬌龍跟秦宇彙報了計算情況,結果並不盡人意。
秦宇推測道:
“當黑星以25馬赫進入100公里大氣層時,一定會在一個狹窄的馬赫錐內產生彈道衝擊波,這個是可以被雷達捕捉到的。”
“如果能利用雷達捕捉到的數據,對黑星尾跡的電離信號分析、跟蹤,可以更好地捕捉黑星空中變化的細節,也可進一步明確它的後續軌跡……”
他一邊嘮叨著,一邊擦掉之前在黑板寫的東西,繼續演算起來。
像是在跟陳嬌龍討論,又像是在自說自話,
“1000公里處的攔截、300公里處的攔截可以視作黑星的兩次空中爆炸,不同數量的導彈命中情況,都會給30公里處的攔截造成不同初始條件。”
“假設在第二次空中爆炸後,以軍用衛星觀測到的空爆點位置做初始條件,確定30公里處的再入位置、速度、總輻射能,可以根據brown的經驗公式計算出再入動能。”
他在黑板畫出黑星經過兩次爆炸後,墜落到第三次空爆範圍時的軌跡。
“根據目前收集到的影像資料,可以利用像素灰度值計算它的總輻射能,這就需要用到著名的pogson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