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老刀 作品

第206章 窺見一些端倪


 另一邊,在人群逐漸散去後,一個瘦小的身影靠近了許寧。 

 “許寧,不,寧哥,應該說是老許……” 

 “有話就說吧。”許寧回應道,同時努力回憶起這位組員的信息。 

 這是李延,兩人雖不同班卻因為同為老鄉而相互認識。不過自從畢業後,彼此間幾乎沒有再聯繫過。 

 “老許,你覺得你們研發的那個殲-7改型真能投入實戰嗎?”李延盯著桌上的研發圖問道,眼中閃爍著期待。 

 突然間,許寧想起李延的父親是一名飛行員,“不可能。” 

 他坦率地答道。聞言,李延的目光頓時失去了光彩。 

 “我們能做得更好。” 

 “怎麼可能更好?”李延驚訝地看著眼前的圖紙。 

 他的父親曾是殲7戰鬥機的飛行員,而且駕駛的是較為少見的殲7C型號。 

 這款新型戰機儘管在兩年前開始服役,卻因追求全天候作戰能力而犧牲了機動性。 

 放假回家時,李延經常聽到父親和他的同事們抱怨這架新飛機的表現甚至不如舊型號。 

 因此,對於許寧提出的改良版本,李延覺得已經近乎完美了。 

 “當然可以。”許寧肯定地說。 

 事實上,當時殲10的首架原型機即將完工,同時國內也在加緊推進蘇27戰鬥機的本土化生產。 

 這意味著空軍未來的發展方向已經明確,不再可能大規模採用基於殲7深度改造的機型。 

 即使這個研發能夠實現,大概率也只是用於出口,代替原本歷史中的殲7mg位置。 

 作為了解內情的人,許寧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將此項目定位為一個開端。 

 從目前的反饋來看,效果確實不錯。 

 不過,關於國家高度保密的第十號與第十一號工程項目的信息,自然不能透露給像李延這樣的大組員太多。 

 課間短暫休息後,答辯會繼續進行。 

 然而,在經歷了黃宏章團隊及許寧小組的精彩展示之後,其他未成熟的作品似乎很難再引起觀眾的興趣。 

 坐在前排的劉遠博教授心中感到一絲困惑。剛才在茶歇時,他偶然聽到幾位組員議論稱,許寧等人提交的研發實際上是來自某研究所而非他們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