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
沒有之一。
十幾年前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做的正是這個方向的研究。
他甚至還跟自己的導師一同開發過一個模塊化的渦輪發動機穩態與瞬態性能仿真工具,在當年處於絕對的頂尖水平,甚至被一些研究機構一路進行版本更新用到了今天。
但80年代初的國內,在這方面根本沒有半點基礎,因此閻忠誠回到國內之後,還是接手了606所總體設計方面的工作,並沒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繼續探索下去。
或者說,他之所以能如此輕而易舉地回國,也正是因為對方看準了他最大的本事在當時華夏根本無從施展。
所以才沒有進行過多阻攔。
等到90年代中期總算具備一些條件的時候,閻忠誠已經十幾年沒再接觸過相關技術,再想撿起來幾乎相當於要從頭來過了。
儘管如此,他的知識基礎終歸還是在的。
因此當閻忠誠看到常浩南的仿真模擬計算思路時,曾經刻在dna裡面的東西被瞬間激發了出來。
簡單地說,他帶著606所的工程師進行的這一整夜工作,屬於在已知故障表象的情況下倒推分析故障發生時的工況。
而常浩南的模擬,則是通過飛機的飛行工況和發動機的結構,正向計算出從正常工作狀態到喘振狀態的這個過程中,壓氣機中最“最弱的部分”在哪裡。
雖然看上去都能找到誘發喘振的位置,但兩種方法的效率,以及對於理解故障根本原因的幫助根本無法同日而語!
整個辦公室裡一片寂靜,只有閻忠誠時不時翻動紙張的聲音。
大概二十分鐘之後,他終於看完了手中幾頁紙上的全部內容。
計算過程,十分完美。
那就只剩下結果驗證了。
只要常浩南算出來的位置,跟他在振盪環上找到的o點工況相符,就說明是正確答案!
這個時候,閻忠誠非常慶幸自己過去一晚沒有放鬆工作。
否則人家一個年輕的新人把結果拿出來了,他們這邊一問三不知,那簡直是臉都不要了。
“先把手頭的工作放一放,驗證一下高壓壓氣機二級轉子的工況,跟咱們剛才找到的o點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