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97章 緊急起飛

 正趴在桌子上休息的少校軍官聽到這句話頓時清醒過來,揉了揉滿是血絲的眼睛,來到了雷達兵身後。

 預警雷達的圓形顯示器上,出現了一個徘徊在海岸線以外約150公里處的回波信號。

 “還是沒有開應答器?”

 飛機應答器是一種主要用於空中交通管制的電子設備,當它接收到一個無線電詢問信號時會自動響應,讓地面的二次雷達能夠獲知飛機的位置。

 根據規定,民用航空航班飛機在空中飛行時,必須開應答機。

 “沒有,而且還是在前幾次出現的航線上面。”

 這架奇怪的飛機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以營長的經驗,即便是這樣一部老式的雷達,他也能夠判斷出那應該是一架波音707。

 並且之前幾次,它都規規矩矩地飛在從東京到馬尼拉的航線上面,除了沒開應答機之外,表現和一架民航客機別無二致。

 雷達營長當然也考慮過這有可能是一架偵察機。

 畢竟把偵察機偽裝成客機,或者讓戰鬥機藉助客機掩護也算是北約系統空軍的常見戰術了——在大多數情況下,被偵察的一方都沒有膽量對這樣的目標開火。

 不過在東部海域附近常見的p3c並不能飛到這個速度,而e3預警機或者rc135偵察機則因為外形有明顯的變化,回波信號會更大。

 營長一時間也確實想不出除了一架波音707之外還有可能是什麼。

 所以上級也只是讓他們多加留意,如果這架飛機有什麼異常動作再行彙報。

 當然,對於類似的情況,最穩妥的辦法當然是起飛戰鬥機進行目視跟蹤確認。

 這樣既可以準確查明情況,也可以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做出臨機處置。

 比如驅離或者干擾。

 但對於80-90年代的航空兵部隊來說,哪怕是面對空情緊急起飛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組織起來也並不輕鬆。

 無論是飛機完備率、飛行員經驗還是地勤單位的能力水平,都會限制飛機的出動速度。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錢。

 航空兵部隊並沒有足夠的經費隨時維持1-2架處在熱車狀態的飛機隨時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