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
一騎絕塵第98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
在確定了目標方位之後,兩架飛機同步進行了一個滾轉脫離,很快來到了那架可疑飛機的附近,按照平時訓練過的那樣,一左一右地把目標夾在中間進行伴飛確認。
“雄鷹01報告,我們發現了一架……”長機飛行員林康通過視野狹小的座艙玻璃看向不遠處的那架飛機。
從表面上看,這就像是一架普通的波音707,但垂尾上面的星條旗和旗子下面醒目的“wr”兩個字母無疑說明它隸屬於美國空軍。
儘管整個華夏的航空兵部隊此時都沒有一架正經的特種機,但服役近20年的林康從未放棄過利用各種途徑收集假想敵空軍的各種信息。
雖然這本應是情報部門,而非戰鬥機飛行員的工作。
這讓他在進行類似的伴飛查證任務時有一些相對明顯的優勢。
比如此時此刻,他知道“wr”代表對方來自佐治亞州的第93空中控制聯隊。
但他並沒有從記憶中搜索到類似的型號。
稍稍降低了一些高度之後,林康終於看到了對方機腹下方巨大的長條形整流罩。
“一架波音707平臺的偵察機,應該是電子偵察型號,但不是rc135,這是我第一次遇見。”
“明白,保持伴飛,如果它有什麼進一步的動作馬上彙報。”
電臺裡傳來了一個略有些緊張的聲音。
實際上,如果不是年初時候那一次近乎撕破臉皮的衝突把一些人給打醒的話,面對空中偵察,可能連這次緊急起飛都不會有。
在海空對抗領域相對稚嫩的華夏軍隊,無論從技術還是經驗上,其實都還沒有做好面對類似事件的準備。
像是林康這一代飛行員,他們不缺勇氣。
但是也只有勇氣。
只有勇氣是不夠的。
相比於涇渭分明的領土邊界,海空領域內的情況要麻煩得多。
專屬經濟區上空的法律地位就是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毫無疑問,這裡並不是領空。
國際法相關規定寫明瞭在這一區域內飛行或航行要尊重對方國家的主權,國防安全等等,但這些語焉不詳且傾向於形而上學的條文並不具備可操作性。
因此各國在面對類似情況的時候,一般採取的辦法就是利用非武力手段進行干擾和驅逐。
非武力手段。
聽上去似乎和諧,也安全很多。
但就像武俠小說裡面,開山裂石所需要的境界往往比不上收放自如一樣,實際操作起來,這要比開火擊落目標困難得多。
這架飛機在轉了個180°的彎之後,仍然維持在原來的航線上。
“請求對目標的飛行路線進行干擾!”
林康對著電臺低聲吼道。
無論是從國家尊嚴的角度還是從情報安全的角度,他都不願意放任這樣一架偵察機在距離海岸線一百多公里的地方長時間飛行。
耳機中傳來了幾秒鐘的沙沙聲,然後是一個沉穩的聲音。
“請求批准,但對方沒有進入領空範圍,不能使用武器!”
相關原則林康自然是懂的,但是電臺那邊的海航4師師長還是擔心自己手下最好的飛行員會一時衝動,因此又特地強調了一遍:
“另外,務必保證你自己的安全!”
林康的腦海中如同走馬燈一般閃過了很多曾經在書上、或者內部材料中看到過的案例。
它們大多數來自蘇聯空軍。
除了諸如巴倫支海手術刀這樣比較極端的案例之外,對抗經驗異常豐富的蘇聯人面對北約空軍挑釁時自然也有其它的處置辦法。
比如像蘇27或者米格25這樣的重型飛機,兩具總推力超過20噸的發動機在打開加力時,噴出的氣流會對絕大多數飛機產生影響。
林康不知道自己這架小飛機能不能做到,但他決定試一試。
在跟另外一邊的陳海勝簡單溝通過之後,他調整了一下飛機的位置和姿態,左手把油門杆推到了最末端。
渦噴7bm實在不是一種性能優秀的發動機,轉速錶顯示的數字不急不慢地增加著,這讓殲7從那架偵察機旁邊掠過的動作幾乎沒有了任何侵略性。
林康又操縱飛機保持在目標前方飛行,但區區6.5噸的加力推力又實在難以對一架波音707平臺的飛機造成有效干擾。
相對應地,那架e8c的駕駛艙裡,氣氛就要輕鬆很多。
林康為了干擾飛行而做出的動作他們當然並不陌生,在1991年以前,兩個人在東歐上空面對過無數次類似的場景。
只不過那個時候,情況要激烈得多。
甚至有一次,機長艾伯特中校駕駛的一架rc135在蘇27的近距離干擾下,右側兩個發動機全部空中停車。
那是1988年,整個機組只差最後300米就要命殞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