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19章 三年窗口期

 於是從60年代開始,巴方逐漸引入華夏和法國製造的裝備,用以抵消風險。

 不過從定位上講,美製裝備仍然屬於主力,而其它裝備只能算是“備胎”。

 直到冷戰結束後,由於失去了在中亞地區對抗蘇東陣營的需求,巴基斯坦的地位直接一落千丈。

 在90年代初,美國直接中斷了第二和第三期和平門計劃中總計71架f16戰鬥機的交付工作,扣押了已經生產的28架,並且沒有退還巴方已經支付的6.85億美元貨款。

 這讓巴軍方中早已經有所不滿的一部分勢力最終下定決心要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而那位拉蒂夫將軍顯然就是這一派的成員之一。

 實際上,沙希德·拉蒂夫正是未來兩國戰鬥機聯合研製項目中巴方的負責人。

 但作為一個本質上是部落聯盟的散裝國家,這種想法很難達成共識。

 尤其謝里夫和布托兩大家族可以從國際援助中撈取巨量好處,不可能願意這麼做。

 更麻煩的是,巴國內的情報機構三軍情報局,完全是由cia一手組織和訓練出來的。

 他們只在名義上服從伊斯蘭堡的領導,實際上則是屬於cia情報網絡的一部分。

 拉蒂夫的奇怪舉動,很可能也是為了躲開代表團中來自三軍情報局的線人。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由於種種原因,巴國直到2010年代才逐漸擺脫來自西方的控制。

 但其國內仍然存在猖獗的分裂主義勢力在干擾其與東方大國的合作。

 不過常浩南知道,情況其實並不是無法挽回的。

 兩年之後的1998年,佩爾韋茲將軍會提刀上洛,趕走兩大家族,成為巴國的實際控制者。

 關於這位傳奇人物的立場傾向,只需要知道他被正式稱為“華夏人民的老朋友”就夠了。

 從1998年到2001年911事件的三年時間,是一個兩國關係發展的短暫時間窗口。

 當然,前世的華夏因為國力問題並沒能抓住這個機會,導致2001年之後,佩爾韋茲受到重返中東的美國壓力,被迫改變了國家政策的走向。

 不過現在,情況畢竟不一樣了。